- 使用场景
- 肉袒一词常用于形容人们对于真情、友谊或请求帮助的真诚态度。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时期寻求帮助时的姿态,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于友情、亲情的真挚表达。
- 例句
- 1. 他为了帮助朋友,不顾严寒的天气,肉袒着冲向危险的地方。2. 在这个寒冷的冬天,他肉袒着向无家可归的人们伸出援助之手。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在寒冬时节,为了表示诚心、真情或请求帮助,不顾严寒的天气,将裸露的皮肤暴露在寒风中。
- 基本解释
◎ 肉袒 ròutǎn
[strip off the upper garment] 脱去上衣,裸露肢体(古人在祭祀或谢罪时以此表示恭敬或惶恐)
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探索其中的道德和价值观。还可以学习其他与真情、友谊相关的成语,深入了解中国文化中对于人际关系和情感表达的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冬天的时候,妈妈给我买了一件很暖和的外套,我再也不用肉袒在寒风中了。2. 初中生:他为了帮助同学,毫不犹豫地肉袒着跳进了冰冷的河水中。3. 高中生:他的肉袒行为表达了他对于友情的真挚和对朋友的关心。4. 大学生:在寒冷的冬天,他肉袒着去为无家可归的人们送去温暖和食物。
- 故事起源
- 肉袒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相传,有一位叫做陈仲的人,他非常热爱学问,但家境贫寒。有一天,他听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学者住在附近,他决定去拜访他并请求指导。然而,当他到达学者的家时,发现学者正在冬天的寒风中读书,只穿着一件单薄的衣服。为了表达自己的真诚和对学问的热爱,陈仲决定将自己的上衣脱下来,将裸露的皮肤暴露在寒风中,表示自己的真诚和诚意。学者被他的行为所感动,答应了他的请求,并成为他的导师。后来,人们就用“肉袒”来形容陈仲的真诚和诚意。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严寒的天气中将裸露的皮肤暴露在寒风中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将这个形象与真情、诚意的概念联系起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肉袒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肉”和“袒”。其中,“肉”表示肉体,即裸露的皮肤;“袒”表示裸露,暴露的意思。
- 详细解释
(1).去衣露体。古代在祭祀或谢罪时表示恭敬和惶惧。《礼记·郊特牲》:“君再拜稽首,肉袒亲割,敬之至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廉颇 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 藺相如 门谢罪。” 司马贞 索隐:“肉袒者,谓袒衣而露肉也。”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求拜扫表》:“稽顙松关,谢不睦之辜;肉袒山门,祈自新之路。”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德器》:“在户部时,吏污精微文书,惊惧肉袒以候。” 陈白尘 《大风歌》第五幕:“ 周勃 武夫,一再无礼,谨向足下肉袒请罪!”
(2).指裸露身体的一部或全部。 清 黄遵宪 《番客篇》:“蚩蚩 巫来由 ,肉袒亲牵羊。” 闻一多 《剑匣》诗:“烟痕半消未灭之处,隐约地又升起了一个玉人,仿佛是肉袒的 维纳司 呢。”
(3).见“ 肉袒牵羊 ”。
(4).僧人袒露肩膊而致敬的一种礼节。《法苑珠林》卷二八:“偏露右肩,或偏露一肩,或偏露一膊,所言袒者,谓肉袒也……故知肉袒露肩,乃是主敬之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