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五服的词语解释
五服的意思
拼音:wǔ fù    注音:ㄨˇ ㄈㄨˋ
基本解释

(1).古代王畿外围,以五百里为一区划,由近及远分为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合称五服。服,服事天子之意。《书·益稷》:“弼成五服,至于五千。” 孔 传:“五服,侯、甸、绥、要、荒服也。服,五百里。四方相距为方五千里。”又 周 称侯、甸、男、采、卫为五服。见《书·康诰》。
(2).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五等服式。《书·皋陶谟》:“天命有德,五服五章哉。” 孔 传:“五服,天子、诸侯、卿、大夫、士之服也。”《周礼·春官·小宗伯》:“辨吉凶之五服,车旗宫室之禁。” 郑玄 注:“五服,王及公、卿、大夫、士之服。”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荷旃披毳,安知五服之仪!”
(3).古代以亲疏为差等的五种丧服。《礼记·学记》:“师无当於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孔 传:“五服,斩衰至緦麻之亲。” 孔颖达 疏:“五服,斩衰也,齐衰也,大功也,小功也,緦麻也。”
(4).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官场现形记》第五九回:“ 黄麻子 道:‘同高祖还在五服之内,是亲的,不算远。’”《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 雪渔 道:‘ 忠烈公 是五服之内的先伯。’”

基本含义
指对死者的服丧规定,即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服饰和礼仪。
详细解释
五服是中国古代对死者的服丧规定,分为五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不同的服饰和礼仪。五服的顺序依次为哀服、大功、小功、征服和末服。每个时期都有特定的服饰和礼仪要求,用以表达对死者的哀悼和尊重。
使用场景
五服通常用于描述人们对死者的服丧规定和礼仪。在古代,人们在亲人去世后会按照五服的规定进行服丧,以示对逝者的哀悼和敬意。在现代,五服也可以用来比喻人们对某种事物或情感的深切哀悼和表达。
故事起源
五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礼制。根据《周礼》的记载,五服最早是周朝时期的一种丧葬礼仪。后来,五服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
词语结构
五服是一个名词性成语,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作为其他成语或词语的组成部分。
例句
1. 他按照五服的规定,为父亲举办了一场庄重而隆重的葬礼。2. 在传统文化中,五服被视为对逝者的最高敬意和哀悼。
记忆技巧
可以将五服的每个时期和对应的服饰和礼仪进行联想记忆。例如,哀服时期可以想象人们穿着黑色的服装,表达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大功时期可以想象人们穿着白色的服装,表达对逝者功绩的赞扬。小功时期可以想象人们穿着灰色的服装,表达对逝者的敬意。征服时期可以想象人们穿着青色的服装,表达对逝者的思念和追忆。末服时期可以想象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服装,表达对逝者的祝福和告别。
延伸学习
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和传统文化,了解其他与五服相关的成语和词语,进一步拓展对五服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历史课上学到了五服的规定和意义。2. 初中生:我们班上有同学家里丧失了亲人,他们按照五服的要求进行了服丧。3. 高中生:五服是中国古代丧葬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们对逝者的敬意和哀悼。4. 大学生:通过学习五服,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死者的尊重和敬意。
(0)
诗文中出现“五服”的诗词

为潘文则作思亲诗

穆穆显妣,德音徽止。思齐先姑,志侔姜姒。

躬此劳瘁,鞠予小子。小子之生,遭世罔宁。

烈考勤时,从之于征。奄遘不造,殷忧是婴。

咨于靡及,退守祧祊。五服荒离,四国分争。

祸难斯逼,救死于颈。嗟我怀归,弗克弗逞。

圣善独劳,莫慰其情。春秋代逝,于兹九龄。

缅彼行路,焉托予诚。予诚既否,委之于天。

庶我显妣,克保遐年。亹亹惟惧,心乎如悬。

如何不吊,早世徂颠。于存弗养,于后弗临。

遗衍在体,惨痛切心。形影尸立,魂爽飞沈。

在昔蓼莪,哀有馀音。我之此譬,忧其独深。

胡宁视息,以济于今。岩岩丛险,则不可摧。

仰瞻归云,俯聆飘回。飞焉靡翼,超焉靡阶。

思若流波,情似坻颓。诗之作矣,情以告哀。

(0)

煌煌京洛行

齐讴且辍唱,吴趍亦停声。

请君倾耳听,听我歌洛京。

京洛何煌煌,卜宅自周王。

五服画九州,兹惟土中央。

用文四战地,恃德不恃强。

叔世道虽微,灵源泻流长。

汉祖殪秦项,定都由子房。

马上得天下,继周焉敢当。

光武起白水,龙飞扫搀抢。

应天顺民心,戡暴安痍伤。

冕旒正宸极,圭组崇俊良。

功臣列爵土,循吏劝耕桑。

诏书报臧马,玉关闭西羌。

周严播高风,卓鲁树甘棠。

廷无乳虎伏,邑有驯雉翔。

涓涓醴泉液,烨烨朱草芳。

继体更贤能,守成不踰常。

南郊尊上帝,宗祀亲明堂。

辟雍养耆德,灵台观祲祥。

南宫画元勋,东观昭文章。

诗书母后训,淫侈蕃封防。

百年天再辟,四帝日重光。

倾昃自满盈,宴安生怠荒。

刑官窃威柄,义士死道旁。

衅积千里草,祸成一星黄。

大命始不挚,馀晖尚悠扬。

典午亦有初,言治称太康。

用人混哲否,孽芽出萧墙。

兄弟相啖食,同气成豺狼。

金墉岂不固,清谈漫洋洋。

妖星入太极,胡雏登御床。

铜驼荆棘没,寝庙狐狸藏。

落日照西城,寒云归北邙。

轘辕无人行,伊洛广且长。

衰荣若旦暮,道德信金汤。

殷勤京洛篇,厥鉴不可忘。

(0)

招颂补遗九首·其五锡玄圭

禹锡玄圭,告厥成功。万邦作乂,四海会同。

庶土交正,底慎财赋。厥贡厥篚,厥包载路。

金石盐絺,丝枲织皮。羽毛齿革,纳锡元龟。

球琳琅玕,玄纁玑组。弼成五服,以修六府。

(0)

赠缝人

九官各让德,不闻陶虞时。

稼穑命后稷,典乐客伯夔。

掌教固在契,职工乃为垂。

益使掌山泽,让朱虎熊罴。

咎繇慎恤刑,所以佐治之。

禹独明五服,采色在彰施。

山龙七政绘,藻火粉米絺。

由之自轩辕,制用易卉皮。

穷亘亿兆岁,所以资礼仪。

衮旒正斧扆,垂拱安无为。

天下盛观感,于变风乃丕。

周官备缝人,至意良在兹。

玄紞与纮綖,王后夫人宜。

自命妇以下,朝祭递参差。

后夫以艺专,而乃冠贱卑。

国初具六官,百工相师师。

金玉虽异局,御秩并三司。

子孙世其官,庭阶足兰芝。

彬彬台省中,颇愧老书诗。

书诗岂不好,错置行与知。

我知尔不能,尔行我乃奇。

嗟哉圣人学,而肆巧与欺。

士行苟蔑裂,我且谓士蚩。

士蚩工乃慧,曷敢贱视其。

早信远圭币,孰忍弃弓箕。

客冠不胜簪,我发短于丝。

(0)

大隋仪同三司建州刺史故徐君墓志铭

崇基负海,建国□□。遗□后嗣,留爱于民。

兴王启霸,世属功臣。攀龙矫足,高蹈燕秦。

美矣高□,华哉盛族。馀庆必隆,挺兹岳牧。

无遗两□,有荣五服。负石沉江,嗽流岩谷。

公之诞嗣,荫□馀荣。承家主奠,实彼高明。

敦崇礼让,修拭身名。诗骚散志,风月吟情。

冽□□朝,位隆二国。吏仰其威,民思其德。

卷舒图史,遨游儒墨。道□南容,□逾□北。

方城刺举,求瘼帷褰。衢奔竹马,水涸贪泉。

慈仁孝悌,公亦有焉。九皋□响,声闻于天。

梁木横□,太山其颓。哲人萎矣,呜呼哀哉。

悲风满□,愁云□开。泪将花堕,鸟共声哀。

素车同萃,白马俱来。挂剑空存,悬□徒在。

□返北城,□旋南海。芳林欲正,□风无改。

孝子欲养,慈亲不在。

(0)

山人献白鹇

草啄萍栖瘴海濆,野人携得肯相分。

九还丹颗浮苍顶,一缕青霞断白云。

五服也知章有德,百禽应是不同群。

县斋相对悠然想,烟水城西日易曛。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