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相衮常用于描述两个或多个势力、利益等相互制约,无法达成共识或解决问题的情况。可以用于政治、商业、社交等各个领域。
- 例句
- 1. 这两个部门在政策问题上相衮,迟迟无法达成共识。2. 他们的意见相衮,无法在短时间内达成一致。
- 基本含义
- 指人们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互不相让,形成僵局。
- 基本解释
相承;相沿。衮,用同“ 滚 ”。流动。《朱子语类》卷一二九:“渠言 汉 之名节, 魏 晋 之旷荡, 隋 唐 之辞章,皆惩其弊为之。不然,此只是正理不明,相衮将去,遂成风俗。”《朱子语类》卷一二九:“积此不已,其势必至於虚浮入 老 庄 ,相衮到 齐 梁 间,又不復如此。”
- 延伸学习
- 1. 了解更多关于春秋时期晋国历史和晋国大夫士鞅的故事,以加深对相衮成语的理解。2. 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相持不下”、“僵持不下”等,以扩展词汇量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我和同桌在选班级活动时意见相衮,不知道该选什么活动好。2. 初中生:我们班学生会的主席选举一直相衮,无法确定下来。3. 高中生:学校的教学改革因为各方意见相衮,进展缓慢。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全面了解和学习“相衮”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相衮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四年》:“相衮而弗可一也。”相传,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昭公和晋国大夫士鞅因为权力之争,互相牵制,无法取得统治的主导地位。于是,人们用“相衮”来形容他们之间的僵局。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相衮”理解为两个人穿着相同的衣袍,相互牵制,无法迈出步伐,形成僵局的情景。可以通过想象这个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相衮是由“相”和“衮”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相,表示相互;衮,指衣袍。相衮比喻人们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互不相让,形成僵局,无法解决问题或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