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立德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和修养,也可以用来鼓励人们注重道德修养,追求品德的提高。
- 例句
- 1. 他一直努力学习,立志要立德修身。2. 这位老师教育学生要注重立德树人。
- 基本含义
- 立志修养品德,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 基本解释
树立德业。《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 三国 魏 李康 《运命论》:“若夫立德必须贵乎,则 幽 厉 之为天子,不如 仲尼 之为陪臣也。” 清 钱谦益 《户科给事中孔吉授徵仕郎》:“夫给事中在帝左右,古多用履素立德者为之。”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道德修养和品德培养的知识,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文化经典,如《论语》、《大学》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立德修身,做一个遵守规则、有礼貌的好孩子。2. 初中生: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立德树人,为社会做出贡献。3. 高中生:高中生要有远大的理想,立志成为有德有才的人。4. 大学生:大学生要注重立德修身,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
- 故事起源
- 立德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论语·为政篇》中的一段对话。孔子的弟子曾子问孔子如何为政治国,孔子回答说:“立德立言立功立事”。这句话强调了为政者应该首先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然后才能制定正确的政策和行动。
- 英文翻译
1.【医】moral composition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立”字与“立志”联系起来,以及将“德”字与“道德”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
- 词语结构
- 立德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立”和“德”。
- 详细解释
- 立德是指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追求高尚的品德修养。这个成语强调人们应该以道德为基础,追求道德上的进步,将道德观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
- 近义词
树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