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残留的民众;疲敝的民众。《明史·熊廷弼传》:“扶伤救败,收拾残黎,犹可图桑榆之效。” 清 吴伟业 《送安庆朱司李之任》诗:“百里残黎半商贾,十年同榜尽公卿。”
- 基本含义
- 指战乱、灾难等导致人民众多死亡、生活艰难的情况。
- 详细解释
- 残黎形容国家或地区遭受战争、灾难等重大破坏,人民众多死亡、生活困苦,社会秩序混乱。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战乱、自然灾害等导致人民生活困难的情况,以表达对这种状况的关注和同情。
- 故事起源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载了屈原和贾生的故事。贾生是屈原的朋友,他劝说屈原不要去追求政治权力,而是要关注人民的疾苦。他用了“残黎”这个词来形容当时的社会混乱和人民的苦难,以警示屈原不要忘记人民的疾苦。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两个字组成,其中“残”表示残破、残缺,而“黎”表示人民、百姓。
- 例句
- 1. 这个国家经历了长期的战争,变成了一片残黎之地。2. 自然灾害过后,灾区成为了一片残黎,人们的生活异常艰难。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残黎”与战乱、灾难、人民苦难等相关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形成联想,增强记忆效果。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和词语,如“战火纷飞”、“灾不成眷属”等,以丰富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战争使得很多人变成了残黎,他们失去了家园。2. 初中生:自然灾害过后,灾区变成了一片残黎,人们急需援助。3. 高中生:这个国家经历了长时间的战乱,成为了一片残黎之地,人们的生活陷入困境。4. 大学生:在历经战争和灾难后,这个地区变成了一片残黎,人们需要重建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