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干燥枯焦。《法苑珠林》卷九:“头髮蓬乱,脣口乾焦。”《西游记》第七五回:“人筋缠在树上,乾焦晃亮如银。”
- 基本含义
- 形容非常干燥,没有水分的状态。
- 详细解释
- 成语“乾焦”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乾”和“焦”。其中,“乾”表示干燥、没有水分,“焦”表示烧焦、枯萎。结合起来,表示非常干燥,没有水分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干旱缺水的地方,也可用于比喻事物缺乏水分、干燥无味。
- 故事起源
- 成语“乾焦”源自《左传·襄公十一年》:“国乃焦乎,乾乎。”意为国家干燥而贫瘠。后来,这个成语逐渐引申为形容干燥无水分的状态。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这个地方干燥得连一棵草都长不出来,简直乾焦了。2. 这个城市的水资源非常有限,夏天常常出现乾焦的情况。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干旱的沙漠,没有一滴水分,整个沙漠都乾焦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干燥有关的成语,如“干涸”、“干旱”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夏天的时候,我们家的花园都乾焦了,没有一朵花能活下来。2. 初中生:这个地方水资源非常匮乏,经常出现农田乾焦的情况。3. 高中生:在这片乾焦的土地上,人们努力开发节水灌溉技术,希望能改变这个地区的干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