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xiāng jiān hé jí ㄒㄧㄤ ㄐㄧㄢ ㄏㄜˊ ㄐㄧˊ
相煎何急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文帝 ( 曹丕 )尝令 东阿王 ( 曹植 )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清 伤时子 《苍鹰击·株连》:“是同根相煎何急。” 周恩来 《千古奇冤》诗:“千古奇冤, 江 南一 叶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基本含义
- 形容两个人互相争斗,互相残害,却不知道互相伤害自己。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两个人互相争斗,却不知道互相伤害自己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劝告别人不要争斗,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中的《相煎何急》一则故事。
- 词语结构
- 相煎何急
- 例句
- 1. 他们两个人互相争吵,相煎何急,最终双输。2. 两个团队争夺同一个项目,结果相煎何急,最后都没有得到合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两只螃蟹相互争斗,却不知道互相伤害自己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自相矛盾”、“自食其果”等,这些成语都揭示了人们在争斗中自己受伤的道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两个同学一直争吵,相煎何急,最后都被老师批评了。2. 初中生:我和我的朋友为了一本书争吵不休,结果相煎何急,最后都没有拿到。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两个派系为了争夺权力相互攻击,相煎何急,最终都失去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