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自绝 zìjué
[alienate oneself] 自行断绝跟对方之间的关系
自绝于人民
- 英文翻译
1.cut oneself off from; alienate oneself
- 详细解释
(1).自取绝灭。《书·西伯戡黎》:“非先王不相我后人,惟王淫戏用自絶。”
(2).自行断绝。《书·泰誓下》:“今 商王 受 ,狎侮五常,荒怠弗敬,自絶于天,结怨于民。”《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故《孟子》曰:‘ 紂 贵为天子,死曾不若匹夫。’是 紂 先自絶于天下久矣,非死之日而天下去之。” 汉 王粲 《神女赋》:“心交战而贞胜,乃回意而自絶。”《明史·方国珍传》:“臣荷主上覆载之德旧矣,不敢自絶於天地,故一陈愚衷。”
(3).自然绝迹。 宋 苏轼 《论黑肱以滥来奔》:“使天下之诸侯皆莫肯容夫如此之人,而穿窬盗窃之事,将不禁而自絶。”
- 基本含义
- 自己断绝与外界的联系。
- 使用场景
- 自绝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因为某种原因而与他人断绝往来,比如因为争执、误会或失望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自愿孤独,追求独立和自由。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史记·魏公子列传》中的故事。故事中,魏公子韩文公因为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不满,决定离开国家,自己在山中隐居,与外界断绝了联系。这个故事成为了自绝这个成语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自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自”表示主动,自己;“绝”表示断绝,中断。
- 例句
- 1. 他因为一次争执,自绝了与好友的联系。2. 她对社交活动不感兴趣,宁愿自绝于世。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自绝”与“自己断绝”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也可以通过编写例句或故事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自绝”相关的成语,比如“自闭自绝”、“自绝于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因为被同学欺负,决定自绝于人,不再和同学们一起玩了。2. 初中生:她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绝了与同学的联系,专心复习。3. 高中生:他因为家庭问题,自绝了与朋友的来往,整天一个人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4. 大学生:她因为失恋,自绝了与男生交往的机会,专注于学业和个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