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徒与常用于形容人们在争论、比较时,双方都无法取得实质性的成果,只是白费口舌、浪费时间和精力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一些无意义的争吵、争斗或无效的辩论。
- 例句
- 1. 他们一直在徒与,却无法达成共识。2. 这两个人一直在争论,可是他们的观点都无法说服对方,真是徒与一场。
- 基本含义
- 徒劳地互相比较、争论。
- 基本解释
门徒;党与。《荀子·尧问》:“是其所以名声不白,徒与不众,光辉不博也。” 清 朱仕琇 《与林穆庵书》:“故君子观其徒与何如,而有以审已矣。”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争论、比较相关的成语,如“强词夺理”、“争议不休”等,以丰富词汇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班上的两个同学在徒与,争论谁的作业写得更好。初中生:他们两个经常徒与,就是为了争夺班级的第一名。高中生:我觉得他们的争论完全是徒与,没有任何意义。
- 故事起源
- 徒与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庄子·齐物论》一文中,原文是“故徒与人争,吾不与也”。庄子在这里用徒与来表达他对于争论的态度,认为争论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没有任何意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徒劳”和“予取”两个成语连起来,来记忆徒与这个成语的含义。徒劳意味着白费力气,予取表示给予和索取,徒与的含义就是指在争论和比较中徒劳无功。
- 词语结构
- 徒与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两个两字成语组成。
- 详细解释
- 徒与是一个四字成语,由“徒劳”和“予取”两个成语组成。徒劳意味着白费力气、无效果,予取则表示给予和索取。徒与的含义是指人们在互相比较、争论时徒劳无功,双方都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