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谦虚,不高傲自大。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通国身》:“谦尊自卑者,仁贤之所事也。故治身者务执虚静以致精,治国者务尽卑谦以致贤。” 晋 袁宏 《后汉纪·章帝纪》:“虎賁将军 竇宪 椒房之亲,出入省闥,年盛志美,卑谦乐善,此其好士之风也。” 茅盾 《动摇》三:“ 方太太 微笑着对 胡国光 点头,让他上面坐,但 胡国光 很卑谦地挨着 陆慕游 的肩下坐了。”
- 基本含义
- 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
- 详细解释
- 卑谦是指人谦虚谨慎,不自高自大,不炫耀自己的才能或成就。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对自己的评价应该谦逊而不傲慢,以及对他人的尊重和包容。
- 使用场景
- 卑谦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的态度或行为,表达出他们对自己的评价非常谦虚,不自大。这个成语通常用于赞美和鼓励一个人保持谦虚的态度,不自满和不自鸣得意。
- 故事起源
- 卑谦这个成语最早出自《论语》中的一句话:“君子卑以自牧。”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君子应该谦逊谨慎,自我约束。后来,卑谦逐渐演变成一个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谦虚和谨慎。
- 词语结构
- 卑谦由两个汉字组成,其中“卑”表示低下、谦虚,“谦”表示谦逊、谨慎。
- 例句
- 1. 他虽然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但一直保持着卑谦的态度。2. 她对自己的成就从不张扬,始终保持着卑谦的心态。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卑谦”与“不自大”、“谦虚谨慎”等词语联系起来记忆。同时,可以结合例句进行练习,加深对该成语的理解和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散文或者寓言故事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卑谦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卑谦的同学,总是愿意帮助别人。2. 初中生:老师常常表扬他的卑谦态度,因为他从不把自己当成最好的学生。3. 高中生:在面对成功时,他总是保持着卑谦的态度,不忘初心。4. 大学生:卑谦是一个重要的品质,它能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相处并取得更好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