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刚鲠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表示这个人坚定正直,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始终保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困难和诱惑面前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
- 例句
- 1. 他在困难面前始终保持刚鲠的品质。2. 她的坚定和刚鲠的性格使她成为了团队的领导者。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品行刚正,不屈服于外界压力和诱惑。
- 基本解释
亦作“ 刚梗 ”。刚强正直。《晋书·谢邈传》:“ 邈 性刚骾,无所屈挠,颇有理识。”《魏书·游肇传》:“尚书令 高肇 ……以 肇 名与己同,欲令改易。 肇 以 高祖 所赐,秉志不许, 高肇 甚衔之。 世宗 嘉其刚梗。”《新唐书·曹确传》:“神策中尉 西门季玄 者,亦刚骾。” 清 昭槤 《啸亭杂录·魁制府》:“其刚鯁之气时相发露,非近日模稜诸公所易及也。”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刚鲠相关的成语,如“刚正不阿”、“刚愎自用”等,来增加对这个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一个很刚鲠的同学,从不参与欺负别人的行为。2. 初中生:老师告诉我们要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要被外界诱惑影响,要像刚鲠一样坚定。3. 高中生:他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依然保持着刚鲠的品质,从不退缩。4. 大学生:在大学生活中,要保持刚鲠的品质,坚持自己的原则和立场。
- 故事起源
- 《史记·鲠人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齐国有一位叫鲠人的人,他非常聪明和有才华。有一天,鲠人在路上看到一只大鱼被困在河滩上,无法游回水中。其他人看到后都不愿意帮助,只有鲠人毫不犹豫地将鱼放回水中。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因此用“刚鲠”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刚正,坚持正义不屈服于外界压力和诱惑。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成语“刚鲠”。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外界的压力和诱惑面前像一根鱼骨一样坚硬,始终保持自己的品行和原则。
- 词语结构
- 成语“刚鲠”的结构为形容词+名词。
- 详细解释
- 刚鲠是由“刚”和“鲠”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刚”表示坚定、刚强,指一个人的品质和性格坚韧不拔,不屈服于外界的压力和诱惑;“鲠”表示鱼骨,比喻坚毅不屈的品质像鱼骨一样坚硬。因此,“刚鲠”形容一个人的品行刚正,不屈服于外界的诱惑和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