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说话不经思考,随意乱说的人。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讨论重要问题时,提醒人们要谨慎思考,不要轻率发言。
- 例句
- 1. 他说话就像个铜井,从来不经过思考。2. 这个人总是铜井一样,说话毫无根据。
- 基本含义
- 指说话不经思考,随意乱说。
- 基本解释
(1).山名。 唐 李白 《答杜秀才五松山见赠》诗:“ 铜井 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 荆山 前。” 王琦 注引《元和郡县志》:“ 铜井山 ,在 南陵县 西南八十五里,出铜。”
(2).用铜作井口的水井。 晋 陆机 《洛阳记》:“ 河 南道宫墙西有二铜井。” 明 唐顺之 《皇陵行》:“铜井沉沉碧砌寒,綵霞隐映红阑干。”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成语来丰富对“铜井”这个成语的理解,例如“一言九鼎”、“口若悬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他说话就像一个铜井一样,从来不经过思考。2. 初中生:我觉得政治课上的某些观点就像铜井一样,没有经过深思熟虑。3. 高中生:我们班上有个同学总是铜井一样,上课时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仔细思考。4. 大学生:有些人在社交媒体上的言论就像铜井一样,没有经过任何思考和筛选。
- 故事起源
- 铜井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史记·卷一百三十六·孔子世家》中的故事。相传孔子曾经在鲁国讲学,有一次他在一个井边教书。有一个学生站在井旁边,对孔子提出了一个问题。孔子思考片刻后,给出了一个回答。没过多久,这个学生又问了一个问题,孔子又给出了一个回答。然而,这个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思考和理解孔子的回答,而是随意发表了一番自己的见解。孔子听后很生气,对他说:“你就像一个铜井,不经思考,随意乱说。”从此,这个成语就流传下来。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铜井”这个词的形象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井底是由铜制成的水井,水井中的水会不断地流淌出来,没有经过任何过滤和筛选。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成语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两个词组成。
- 详细解释
- 铜井这个成语中的“铜”是指铜制的,而“井”是指井底。铜井原本是指古代的一种水井,由于铜的导热性能较好,所以井底不易结冰。这个成语的意思引申为人的言谈行为如同铜井一样,没有经过思考和筛选,随意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