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斧砧的词语解释
斧砧的意思
拼音:fǔ zhēn    注音:ㄈㄨˇ ㄓㄣ
基本解释

见“ 斧碪 ”。

基本含义
指劳动人民辛勤努力的精神和力量。
详细解释
斧砧,古代打造工具的两个主要部分,斧子用来砍伐木材,砧板用来敲打金属。成语中的斧砧比喻勤奋努力的精神和力量,指人们通过辛勤劳动来创造财富和价值。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勤奋努力,不辞辛劳地工作,追求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故事起源
斧砧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农耕社会。在古代,人们需要通过劳动来获取食物和生活必需品。斧砧作为打造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象征劳动和创造的象征。
词语结构
斧砧是一个名词短语,由“斧”和“砧”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像斧砧一样,日以继夜地工作,从不知疲倦。2. 勤劳勇敢的人们就像斧砧一样,为国家的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斧砧相关的形象进行记忆。想象一个工人持着斧子砍树,同时用砧板打击金属,象征着他的勤奋努力和创造力。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古代打造工具的制作过程,以及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像斧砧一样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2. 初中生:他像斧砧一样,勤奋努力地练习音乐,最终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音乐家。3. 高中生:大学入学考试就像斧砧一样,需要我们付出巨大的努力和汗水来取得好成绩。
(0)
诗文中出现“斧砧”的诗词

感事书怀十六韵

胡虏何年盛,神州遂陆沉。

翠华栖浙右,紫塞仅淮阴。

志士忧虞切,朝家预备深。

一朝颁细札,三捷便闻音。

授钺无遗算,沈机识圣心。

东西兵合势,南北怨重寻。

小却奇还胜,穷凶祸所临。

旃裘方舞雪,血刃已披襟。

残类随煨烬,遗黎脱斧砧

戴商仍夙昔,思汉剧讴吟。

共惜山河固,同嗟岁月侵。

泉蓍久憔翠,陵柏幸萧椮。

正尔资群策,何妨试盍簪。

折冲须旧衮,出牧仗南金。

众志非难徇,天休讵可谌。

故人司献纳,早晚奉良箴。

(0)

寒士吟

小贪咂蚊蝇,大贪噬豺狼。

此类殊不少,毒虐纷披猖。

独彼寒士者,自身无衣裳。

唧唧如蟋蟀,与人忧雪霜。

平生谨绳墨,丝铢较词章。

寒士苟无命,低垂困名场。

风尘一以起,盗贼腰金章。

寒士但忍饿,颜色无晶光。

豹胎紫驼峰,不到寒士肠。

斧砧斫将相,寒士亦不忙。

(0)

吾友黄仲秉读枚乘七发至所谓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感而作诗以示予予谓乘尝事吴已而去之梁斯言也殆为两君发欤贤司马长卿长门远矣因次韵以申其意

读书必知书,枯蘖不足斧。

只词诣微隐,连轴皆剩语。

枚生老宾客,笔力散雹雨。

吴梁两骄王,横甚阚哮虎。

编须笑直前,调度岂儿女。

刈萧培芳荪,远郑进韶舞。

斯文岂徒然,丹石起病窳。

操瑟走齐门,托身恐非所。

老濞竟斧砧,埋骨无块土。

梁亦殒牛祸,庙社几夺主。

至今存遗编,快读气屡鼓。

长卿素佞人,清芬愧兰杜。

长门赋淫僻,主心侈莫禦。

百年校贤鄙,何啻蹠与禹。

黄郎眼如月,妙义窥肺腑。

拈出标雅箴,霏屑纷落锯。

枚生其伯仲,犬子但牧圉。

(0)

后秋兴八首庚子十月望日·其一

桂树参差覆羽林,天容玉册自森森。

甘渊自有长生日,冥谷终无不散阴。

命将出车小雅颂,磨崖刻石老臣心。

元和盛事看图画,卤簿前头夹斧砧

(0)

成居竹有书报甥傅君亮至扬州言其家与外表舅吴仲益及妇家二叔学生韩与玉全家无恙喜甚有怀

始得平安信,浑纾怅望心。

争看尺素字,绝胜万黄金。

危甚初秋警,几于平陆沈。

蜂屯昱岭上,豨突浙江浔。

纵尔驱锋镝,宁逃磔斧砧

官军俄克复,乱首即成擒。

城市半焦土,亲朋多好音。

已知生有路,暂免泪沾襟。

老子欢殊剧,家人酒快斟。

狂歌敲手板,醉倒脱头簪。

黎庶思苏息,皇天愿照临。

国威虽震叠,兵气尚萧森。

自顾形骸累,仍嗟岁月侵。

怀归畏吏议,承乏念官箴。

虎豹关非远,龙蛇水更深。

岂无黄石略,虚遣白头吟。

落日耿残雪,浮云生夕阴。

枯萁闻龁马,疏树见栖禽。

松竹荒须理,茅茨破可寻。

前身本道士,不是恋山林。

(0)

后秋兴八首自壬寅七月至癸卯五月,讹言繁兴,鼠忧泣血,感恸而作,犹冀其言之或不诬也·其一

地坼天崩桂树林,金枝玉叶痛森森。

衣冠雨绝支祈锁,阊阖风凄纣绝阴。

丑虏贯盈知有日,鬼神助虐果何心?

贼臣万古无伦匹,缕切挥刀候斧砧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尤侗 王寂 丁鹤年 王易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