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拘禁;拘留。 宋 叶适 《蔡知閤墓志铭》:“虏有 杨桩 ,数至 光州 ,献攻守策,实覘我,守不悟,輒上闻。公奏拘縻内地,从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二年》:“明日, 庶 见 端 ,为言己自劾待罪, 端 乃拘縻其官属,又夺 庶 节制、使印而遣之。” 清 采蘅子 《虫鸣漫录》卷二:“ 庆 先拘其僕,讯之良是,乃就席上拘縻焉。”
(2).束缚羁绊。 宋 惠洪 《次韵过醴陵驿》:“此生一寄耳,梦幻相拘縻。” 金 刘迎 《题刘德文戏綵堂》诗:“拘縻岂合坐冗曹,献纳直宜趋禁所。”
- 基本含义
- 拘束、限制
- 详细解释
- 拘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拘指束缚、限制,縻指捆绑、约束。合在一起,拘縻的意思是被限制或束缚,不能自由行动。
- 使用场景
- 拘縻常用于形容人受到某种限制或束缚,无法自由发展。它可以用来描述个人、组织、制度等被外界因素所限制的状态。
- 故事起源
- 拘縻最早出自《左传》,其中描述了一个叫子产的人,他的言行受到了君王的限制和约束,无法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这个故事成为了“拘縻”的来源。
- 词语结构
- 拘縻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拘作为动词,表示被限制,縻作为宾语,表示限制的对象。
- 例句
- 1. 他的创造力受到了繁琐的工作拘縻。2. 由于家庭的拘縻,他无法追求自己的梦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拘縻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绑住了手脚,无法自由行动,这样就可以联想到拘縻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拘束、束缚、限制等,以加深对拘縻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的作业太多了,感觉被拘縻住了。2. 初中生:学校的规定太多了,让我们感到很拘縻。3. 高中生:家长对我的要求太严格了,让我感到很拘縻。4. 大学生:学校的课程安排太紧凑了,没有时间自由发展,感觉被拘縻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