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李衡奴一词常用于形容言辞恶劣,没有节制,不顾他人感受的人。可以用于讽刺、批评或嘲笑某人说话不当、不得体的行为。
- 例句
- 1. 他的言辞如同李衡奴一般,恶劣至极。2. 这个人说话没有节制,真是一个典型的李衡奴。
- 基本含义
- 指说话时言辞恶劣,没有节制,不顾他人感受的人。
- 基本解释
《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丹阳 太守 李衡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襄阳记》:“ 衡 每欲治家,妻輒不听,后密遣客十人於 武陵 龙阳 汜洲 上作宅,种甘橘千株。临死,敕儿曰:‘汝母恶我治家,故穷如是。然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可足用耳。’”后遂称橘子为“李衡奴”。 唐 罗隐 《秋日富春江行》诗:“远岸平如翦,澄江静似铺。紫鳞仙客驭,金颗李衡奴。”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等来进一步了解和学习李衡奴这个成语的使用场景和含义。此外,你还可以尝试运用这个成语来组织自己的句子,以加深对其理解和记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说话的时候像个李衡奴,总是伤害别人的感情。2. 初中生:他的言辞恶劣,简直就是一个李衡奴。3. 高中生:这个政客的演讲充满了李衡奴的气息,完全不顾及选民的感受。4. 大学生:那个公司的老板对待员工就像是个李衡奴,完全不关心他们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关于李衡奴的故事并不多见,但其中一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婪的商人。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商人,他以言辞恶劣、没有节制和不顾他人感受而闻名。他总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择手段,不顾及他人的权益。因此,人们开始用“李衡奴”来形容这样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李衡奴”分解成“李”、“衡”和“奴”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李”和“衡”联想到一个人的姓氏,而“奴”则代表奴隶。这样,你可以想象一个奴隶主对待奴隶没有任何约束,就像一个李姓衡姓的奴隶一样。这种联想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李衡奴是由两个姓氏组成的,其中的“李”和“衡”都是常见的姓氏,在这里代表人名。而“奴”则是一个古代奴隶的称呼。整个成语的结构比较简单,易于记忆。
- 详细解释
- 李衡奴是一个由两个姓氏组成的成语,其中的“李”指的是李代桃僵,即以李代桃李,表示替代,而“衡奴”则指的是古代奴隶制度中的一种奴隶。李衡奴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言辞恶劣,没有节制,不顾他人感受的行为,类似于一个奴隶对主人不加约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