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情况已经到了极限,已经无法忍受。可以用来表达对于不公平、不道德、不合理等情况的不满和愤怒。
- 例句
- 1. 这种欺骗行为已经达到了极限,是可忍孰不可忍!2. 这种不公正的待遇已经超过了我的忍耐限度,是可忍孰不可忍!
- 基本含义
- 指某种行为或情况达到了极限,已经无法容忍,再继续下去将无法忍受。
- 基本解释
是可忍,孰不可忍
发音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ěn
- 延伸学习
- 可以通过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如“宁可枝头抱香,不可落地为尘”、“宁可明哲保身,不可鲁莽冒进”等,来进一步扩展对于容忍和忍耐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弟弟老是拿我的玩具,是可忍孰不可忍!2. 初中生:老师上课讲话声音太小,是可忍孰不可忍!3. 高中生:这个社会的不公平现象太多了,是可忍孰不可忍!4. 大学生:公司的加班制度太过分了,是可忍孰不可忍!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卫尉传》中,记载了一个关于卫尉任光的故事。当时,卫尉任光因为不满朝廷的腐败和贪污行为,多次上书上表反映问题,但都没有得到解决。最后,他写下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句话,表达了他对朝廷的不满和愤怒。这个故事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这个成语分成两部分记忆,前半部分是“是可忍”,表示某种情况可忍受;后半部分是“孰不可忍”,表示无法忍受。可以通过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来加深记忆。
- 词语结构
- 这个成语由六个字组成,结构为“A是可忍,B孰不可忍”。其中,“A”表示某种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B”表示无法忍受。
- 详细解释
- 这个成语由四个字组成,分别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其中,“是”表示这个情况确实存在,“可”表示可以容忍,“忍”表示忍受,“孰”表示何者,“不可”表示不能容忍。整个成语的意思是,某种情况已经达到了极限,已经无法容忍,再继续下去将无法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