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斧头常用于描述某人对待问题时毫不留情、手段狠辣的情况。适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学习、社交等。
- 例句
- 1. 他在商业谈判中总是斧头一般的态度,不给对方丝毫余地。2. 这个老板对待员工总是斧头一样,不留情面。
- 基本含义
- 指斧头的刃口,比喻能力强,手段狠辣,不讲情面。
- 基本解释
◎ 斧头 fǔtóu
[axe] 一种砍削工具,用一相当厚的开刃的头装在柄上而成,刃口与柄平行,以便砍削,专用于伐木、劈木柴和砍木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斧头相关的成语,如“斧正如法”、“斧钺之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文像斧头一样犀利,把问题的本质一下子揭示出来了。2. 初中生:老师批改作业时总是斧头一样,对我的错误毫不留情。3. 高中生:政府对待违法行为应该像斧头一样坚决,不能手软。4. 大学生:在职场上,有时候需要像斧头一样果断,才能取得成功。
- 故事起源
- 《史记·韩非子列传》有一则故事:“韩非子以杀人之名出入于诸侯之国,君子闻之皆以为不信。韩非子曰:‘夫以斧斤钺戟之利,不待刃刻也,以其重也。’”故事中的“以斧斤钺戟之利”即指斧头的锋利,韩非子借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自己的手段狠辣,不讲情面。
- 英文翻译
1.axe; hatchet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斧头”这个形象来记忆,想象一个斧头锋利的刃口,表示一个人的手段狠辣,不讲情面。
- 词语结构
- 主要由“斧头”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斧子。《水浒传》第五三回:“ 李逵 抢将入去,提起斧头,便望 罗真人 脑门上劈将下来。”《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画了一个人,拿了一双斧头砍一棵桃树。” 周而复 《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四八:“ 郭彩娣 搬着手指,嘴里默默数着,然后说:‘锄头八把,斧头六把,锉子十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