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畏恶常用于形容人们对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厌恶和不愿接触。例如,我们可以说一个人畏恶脏乱的环境,或者某人畏恶暴力行为。
- 例句
- 1. 他畏恶那个人的行为,不愿与他交往。2. 这个孩子畏恶蔬菜,总是不愿意吃。
- 基本含义
- 害怕和厌恶。
- 基本解释
(1).畏惧。《战国策·魏策二》:“ 魏王 之爱习 魏信 也,甚矣;其智能而任用之也,厚矣;其畏恶严尊 秦 也,明矣。” 鲍彪 注:“恶,犹惮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材理》:“説直説变,无所畏恶。”
(2).忌恨;憎恶。《史记·淮阴侯列传》:“ 信 知 汉王 畏恶其能,常称病不朝从。”《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上﹞今见我毁坏,颜色非故,必畏恶吐弃我,意尚肯復追思閔録其兄弟哉!”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采薇翁》:“前进严飭之策,士兵已畏恶之,至此益相憾怨。”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例如“畏罪潜逃”、“畏首畏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畏恶那个欺负我的同学。2. 初中生:他畏恶做家务,总是找借口逃避。3. 高中生:我畏恶那些虚伪的人,总是说一套做一套。4. 大学生:他畏恶社交,更喜欢一个人静静地读书。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畏恶”。
- 故事起源
- 畏恶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孟子·告子上》:“孟子曰:‘人皆畏恶,人皆喜好。’”这句话意味着人们都有畏恶和喜好的情感,畏恶是人的一种本能反应。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畏”和“恶”两个字的意思进行联想,畏恶的意思就是害怕和厌恶。可以将“畏”想象成一个害怕的人,而“恶”想象成一个厌恶的表情,这样就能够记住畏恶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畏恶是一个动宾短语,由“畏”和“恶”两个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畏恶是指害怕和厌恶某种事物或行为。这种畏恶往往是由于对某种事物的不了解或者对其带来的危害感到担忧而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