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前人留下的德泽。《庄子·盗跖》:“今长大美好,人见而悦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史记·孝文本纪》:“朕既不敏,常畏过行,以羞先帝之遗德。”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宋 曾巩 《思轩诗序》:“今六十餘年,而君来世其官,众於是考於州人,以求 水部 之餘恩遗德。” 瞿秋白 《赤都心史》八:“老年人念 托氏 的遗德,不忍动手。”
(2).谓留下德泽。《史记·秦本纪》:“且先王崩,尚犹遗德垂法。”
(3).指弃置未用的贤德之人。 晋 羊祜 《让开府表》:“假令有遗德於板筑之下,有隐才於屠钓之间,而令朝议用臣不以为非,臣处之不以为愧,所失岂不大哉!”
- 基本含义
- 指父辈或前人留下的美德或优良品质。
- 详细解释
- 遗德是由“遗”和“德”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遗”表示传承、留下,“德”表示美德、品德。遗德指的是父辈或前人所留下的美德、优良品质,是一种传承和发扬先人的道德风范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遗德一词常用于表达对前人的尊敬和对美德传承的重视。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继承了家族或前辈的优良品质,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群体或一个国家传承了优秀的文化和道德传统。
- 故事起源
- 遗德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四年》一篇文章中。相传,在春秋时期,晋国有一位名叫公子遗的贵族子弟,他的父亲是晋国的宰相,被人们称为“晋国的遗德”。这个成语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代表传承美德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由“遗”和“德”两个字组成。
- 例句
- 1. 他是一位遗德的好儿子,继承了父亲的聪明才智和善良品质。2. 这个家族一直以来都重视家风建设,世世代代传承着遗德。3. 这个国家一直以来都注重培养年轻一代的道德品质,弘扬遗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遗德”理解为“遗留下来的德行”,通过这种方式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伦理的内容,深入了解传统的美德和品德。可以阅读相关的书籍、文章或参加相关的讲座和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爷爷是一个遗德的人,他总是帮助别人。2. 初中生:我们应该传承遗德,发扬传统美德。3. 高中生: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要继承遗德,努力做一个有道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