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古女官名。 汉元帝 始置。为妃嫔中的第一级。昭仪,言昭显女仪,以示隆重。 魏 晋 至 明 均曾设置,但地位已经下降。参阅《汉书·外戚传序》、《三国志·魏志·后妃传序》。
- 基本含义
- 指妃嫔的尊称。用来形容女子美丽、威严、高贵。
- 详细解释
- 昭仪是指宫廷中的妃嫔,尤指地位尊贵、美丽动人的妃嫔。这个成语强调了女子的美丽、高贵和威严,常用来形容女子的高尚品质和气质。
- 使用场景
- 该成语常用于描述女子的美貌和高贵,可以用于赞美女性的外貌和品质。例如在写作、演讲或赞美女性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高尚。
- 故事起源
- 昭仪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韩长孺列传》中。据说昭仪是汉朝宫廷中的一位美丽威严的妃嫔,她的美貌和高贵令人称赞,因此成为了称呼妃嫔的尊称。
- 词语结构
- 昭仪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昭”表示明亮、光明,第二个字“仪”表示礼仪、尊贵。这两个字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形容词短语,用来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 例句
- 1. 她的外貌和举止都像是一位昭仪般的高贵。2. 她的美丽和高尚的气质让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昭仪。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昭仪”拆分为“昭”和“仪”来记忆。其中,“昭”可以联想到明亮、光明,表示女子的美丽;而“仪”可以联想到礼仪、尊贵,表示女子的高贵。将这两个概念结合在一起,就可以理解“昭仪”表示女子的美丽和高贵。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昭仪相关的成语,如“昭然若揭”、“昭昭若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外貌和举止都像是一位昭仪般的公主。2. 初中生:她的美丽和高尚的气质使她成为了学校里的昭仪。3. 高中生:她的美丽和高贵让她成为了众人眼中的昭仪,无人能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