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指 东汉 。《后汉书·应劭传》:“又论当时行事,著《中汉辑序》。”《三国志·蜀志·杨戏传》:“自我 中汉 之末,王纲弃柄,雄豪并起。” 清 何焯 《义门读书记·陶靖节诗》:“ 汉 季称 东汉 为 中汉 。”
(2).中天云汉。喻朝廷。 南朝 梁 江淹 《始安王拜征虏将军丹阳尹章》:“藉以毓采上霄,搏华中汉。”
- 基本含义
- 指中原汉地,也泛指中国。
- 详细解释
- 中汉是由“中”和“汉”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中”指中原地区,即古代中国的中心地带,也可引申为泛指中国;“汉”指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因此,“中汉”一词表示中国。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正式场合或文学作品中,用来指代中国。
- 故事起源
- 成语“中汉”最早出现在《左传·襄公十四年》中,原文为“中汉有言曰:‘齐有孟尝君,晋有宣公。’”后来,成语逐渐被用来指代中国。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是中汉文化的传承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中汉文化在世界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中汉”分解为“中”和“汉”两个字,通过记忆两个字的含义来记忆整个成语的意思。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深入了解中汉文化的发展与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学习中汉文化,了解中国的历史和传统。2. 初中生:中汉文化是我们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发扬。3. 高中生:中汉文化是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