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面临两个对立的选择或两个困难的抉择,表示人陷入困境,难以做出决策。
- 例句
- 1. 他面临着辞职或继续忍受不公平待遇的二难选择。2. 这个问题让他陷入了一个二难的境地,无法做出决策。
- 基本含义
- 指面临两个难题或困境,无法抉择或解决。
- 基本解释
(1).两件难事。《左传·襄公十年》:“ 子产 曰:‘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 唐太宗 《执契静三边》诗:“衣宵寝二难,食旰餐三惧。”
(2).谓兄弟皆佳,难分高低。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陈羣 与 陈忠 ﹞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於 太丘 。 太丘 曰:‘ 元方 难为兄, 季方 难为弟。’” 唐 包何 《和苗员外寓直中书》诗:“朝列称多士,君家有二难。”《水浒传》第四九回:“手执莲花铁钂,腰悬蒲叶尖刀,豹皮裙子虎筋绦, 解氏 二难年少。” 明 谢谠 《四喜记·紫禁明扬》:“战捷南宫羡二难,明朝挟艺上金鸞。”参见“ 难兄难弟 ”。
(3).指贤主嘉宾。因二者难以并得,故称。 唐 王勃 《滕王阁诗序》:“四美具,二难并。穷睇盼於中天,极娱游於暇日。” 明 王世贞 《鸣凤记·花楼春宴》:“四美二难真际会,九棘三槐尽我儔。”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二难相关的成语,如“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等,可以拓展对困境和抉择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时,遇到了要帮妈妈做家务和完成作业的二难选择。2. 初中生:我在选课时,面临着学习音乐和学习美术的二难抉择。3. 高中生:我要参加两个社团的选拔,但时间冲突了,我陷入了一个二难的境地。
- 故事起源
- 二难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寓言故事。故事中,有一位农夫在田地里发现了一只蛇和一只鸟同时被困在了一个篮子里,他很为难,不知道应该先救哪一个。最后,他决定先救鸟,结果蛇咬了他一口。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有时候面临两个困难的选择,我们可能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 记忆技巧
- 将“二难”与“二难抉择”的发音“èr nán jué zé”进行联想,可以帮助记忆。
- 词语结构
- 二难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二难是由“二”和“难”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在两个困难或难题面前无法取舍或解决。形容人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左右为难,无法做出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