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克己复礼的词语解释
克己复礼的意思
拼音:kè jǐ fù lǐ    
使用场景
克己复礼常常用于教育和引导人们遵守社会道德和礼仪规范。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克己复礼来要求自己不贪图私利,尊重他人的感受,遵守公共秩序,以及尊重和维护公共利益。这个成语在各种场合都可以使用,如教育场所、工作场所、社交场合等。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克己复礼,始终保持着高尚的品德和修养。2.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应该克己复礼,不贪图私利,维护公共利益。
基本含义
克己:战胜自己的私欲;复礼:恢复礼节。指能够克制自己的私心私欲,恢复礼仪规范,表现出高尚的品德和修养。
延伸学习
学习克己复礼不仅可以提升个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交技巧。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儒家经典著作,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克己复礼理念。此外,可以通过参与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实践来践行克己复礼的原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克己复礼,不欺负同学,尊重老师。2. 初中生:作为学生,要克己复礼,不作弊,不违反校规。3. 高中生:面对压力,我们要克己复礼,保持良好的心态,不给自己和他人带来负面影响。4. 大学生:大学生活中,我们要克己复礼,不沉迷于游戏和社交媒体,注重学业和人际关系的发展。
故事起源
克己复礼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克己复礼是一种重要的道德原则,强调个人应该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恢复社会礼仪和规范。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论语·颜渊篇》中的一段对话。孔子问颜渊:“吾言终日而无所闻与?”颜渊回答:“吾闻上进,夜以继日,不辍学。”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这段对话强调了克己复礼是实现仁德的重要手段。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克己复礼与“战胜自己的私心私欲,恢复礼仪规范”这个含义联系在一起,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临诱惑时,努力克制自己的私心,恢复尊重他人的礼节和规范的场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克己复礼是一个由两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克己为动词短语,复礼为动宾短语。两个词语的结合形成了一个意义丰富的成语,强调了克己和复礼的相互关系。
词语解释
kè jǐ fù lǐ ㄎㄜˋ ㄐㄧˇ ㄈㄨˋ ㄌㄧˇ

克己复礼(克己復禮) 

约束自我,使言行合乎先王之礼。《论语·颜渊》:“克己復礼为仁。” 何晏 集解:“ 马 曰:‘克己,约身。’ 孔 曰:‘復,反也。’身能反礼,则为仁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君子处世,贵能克己復礼,济时益物。”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古志克己复礼》:“古也有志,克己復礼,仁也。或谓克己復礼,古人所传,非出於 仲尼 。” 清 陈澧 《东塾读书记·论语》:“克己復礼, 朱子 解为‘胜私欲为仁’。” 瞿秋白 《赤都心史》三:“这是真正的 俄国 贵族,王爵夫人而有这种克己复礼的精神。”

详细解释
(0)
诗文中出现“克己复礼”的诗词

《论语》诗

守死善道,磨而不磷。直哉史鱼,可谓大臣。

见危授命,能致其身。克己复礼,学优则仕。

富贵在天,为仁由己。以道事君,死而后已。

(0)

赠司空掾安仁诗

桓桓上宰,穆穆四门。投纶沧海,结纲昆仑。

迅翼争赴,游鳞竞奔。美哉逸轨,放辔无前。

放辔伊何,杖策来游。颉颃将相,高揖王侯。

华茂九春,实繁三秋。骋辞泉踊,敷藻云浮。

表奇髫龀,成名弱冠。令德内光,文雅外焕。

幽冥必探,凝滞必散。终贾杜口,杨班韬翰。

我车既驾,我弓既招。既升尺木,将游云霄。

纳言帝侧,正色皇朝。华组鸣佩,飞蝉曜貂。

人亦有言,人恶其上。至乐贵和,大礼崇敬。

泉不可凌,必也心竞。伐善施劳,称人所病。

文侯焉轼,干木在庭。子奇何盛,车有老成。

昔闻颜子,今也吾生。克己复礼,在贵不盈。

杂采故乡,扬辉蓬宇。文绣煌煌,衣裳楚楚。

何以会宾,荜门环堵。何以备肴,杀鸡为黍。

伊余鄙夫,秩卑才朽。温温恭人,恂恂善诱。

坐则接茵,行则携手。义惟诸父,好同朋友。

年时易逝,进德苦晚。嘉彼骏逸,愧此疲蹇。

虽欲望尘,前驱遂远。解衔散辔,徘徊吴阪。

收迹衡门,旋轸上京。主事之殷,以君之明。

缉熙台鼎,协济和羹。歧路多怀,赋诗赠行。

(0)

偈颂六十七首·其三十一

昔年瞎却我眼,今朝穿却你鼻。

冤冤相报无休,莫若克己复礼

非惟和尚同尘,免得递相钝置。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