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wù gè yǒu zhǔ ㄨˋ ㄍㄜˋ ㄧㄡˇ ㄓㄨˇ
物各有主
◎ 物各有主 wùgèyǒuzhǔ
[everything has its owner] 世间万物各有其所属
- 基本含义
- 指物品都有主人,不能随意占有他人的财物。
-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教育孩子要懂得尊重他人的财产权,不要随意占有别人的东西。也可以用于提醒他人不要侵犯他人的权益。
- 故事起源
- 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弟子子罕的一句话。他在和孔子讨论君子的行为规范时,提到了“物各有主”的观念,强调了尊重他人财产权的重要性。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主语是“物”,谓语是“各有主”。
- 例句
- 1.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财物,因为物各有主。2. 不要随意拿别人的东西,要记住物各有主。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个人拿着一把钥匙,表示每个物品都有一个主人,需要用钥匙来打开。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人各有志”、“各有所好”等,进一步了解人与物的关系。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爱护学校的图书馆,不可以随意拿书,因为物各有主。2. 初中生:我们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可以随意看别人的手机,因为物各有主。3. 高中生:我们要遵守知识产权法,不可以随意复制他人的作品,因为物各有主。4. 大学生:我们要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不可以随意抄袭他人的论文,因为物各有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