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着声的词语解释
着声的意思
拼音:zhe shēng    注音:ㄓㄜ ㄕㄥ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在听到某个消息或言论后的反应,可以是积极的、消极的、冷漠的或热情的。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关注度、支持度或反对度,常用于描述社会舆论或大众对某个事件的反应。
例句
1. 听到他的演讲,全场观众都着声称赞。2. 这个消息一出,社交媒体上立刻着声讨论。
基本含义
指声音传出时,人们周围的反应和态度。
基本解释

著名,著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名实》:“近有大贵,以孝著声。” 唐 王维 《责躬荐弟表》:“ 縉 前后歷任,所在著声。” 清 孙鼎臣 《凌丰叔哀辞》:“ 善化 之 凌氏 ,无仕者,而 丰叔 特以才著声。”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声音”相关的成语,如“声名狼藉”、“声东击西”等,以丰富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讲完故事后,全班同学都着声鼓掌。2. 初中生:听到这个消息,同学们都着声疑惑不解。3. 高中生:考试成绩公布后,同学们着声庆祝或失望。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着声”。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继续咨询!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最早出自《红楼梦》一书。在书中,有一个场景是贾母听到林黛玉的琵琶声后的反应。贾母听到琵琶声后,立刻表达了对黛玉音乐才华的赞赏和喜爱之情,这就是“着声”的典故。
记忆技巧
可以将“着声”与“黛玉弹琵琶”的故事联系起来,通过想象贾母听到琵琶声后的反应,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动词+名词
详细解释
成语“着声”是由动词“着”和名词“声”组成的,表示声音传出时人们的反应和态度。它强调了人们对声音的关注和回应,可以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个消息、事件或言论的反应和态度。
(0)
诗文中出现“着声”的诗词

赠鸟窠和尚诗

空门有路不知处,头白齿黄犹念经。

何年饮着声闻酒,迄至如今醉未醒。

(0)

庄纯夫还闽有忆·其三

三子皆聪明,必然早着声

若能举孝廉,取道过西陵。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许月卿 孟洋 赵汝燧 董俞 陶弼 梁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