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成约常用于形容双方达成协议或约定,并且双方都要履行自己的承诺。可以用于商务谈判、合同签订、友谊维系等场景。
- 例句
- 1. 我们要遵守成约,不得违背承诺。2. 双方达成成约后,开始了合作。
- 基本含义
- 达成约定,实现约定。
- 基本解释
已有的约定或条约。 宋 周密 《齐东野语·苏大璋》:“谓其自许之确如此,必将与试官有成约,万一果然,乞究治之。” 清 马建忠 《适可斋记言·复李伯相札议中外官交涉仪式洋货入内地免厘禀》:“今彼既不满於旧约,欲有改易,我亦何必拘守成约,不肯增删,自可乘此机关,与之商酌。” 沙汀 《淘金记》九:“何况自以为有过成约,要想断念,也就更困难了。”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含有成字的成语,如成全、成竹在胸等,以扩大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要遵守成约,不欺负同学。初中生:考试前我们互相成约,一起复习。高中生:参加考试前,老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签订了一个成约,保证考试公平。以上是关于成约的全面学习指南,希望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成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成公十四年》。故事讲述了一个叫成公的国君,他和一个叫鲁庄公的国君约定了一起攻打别国。然而,成公却违背了约定,不履行自己的承诺。后来,成公遭到了鲁庄公的惩罚,成为了一个被人唾弃的君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真诚地履行自己的承诺,否则会付出惨重的代价。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约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想象成公违背约定后受到的惩罚,以此来记忆成约的含义和用法。
- 词语结构
- 成约由两个字组成,成和约。其中,成表示达成,约表示约定。
- 详细解释
- 成约是指达成并实现约定。这个成语强调了人们在达成约定后要切实履行承诺,不能食言而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