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人的理想志向、抱负远大,境界高远的情况。常用于赞美、鼓励、励志等场合。
- 例句
- 1. 他的志向如霄门般高远,决不会满足于现状。2. 她的抱负如霄门一般,总是追求更高更远的目标。
- 基本含义
- 指天空中的大门,形容高远、辽阔的境界。
- 基本解释
天门。《云笈七籤》卷八:“精思三八景,超步登霄门。”
- 延伸学习
- 可以了解更多与高远志向相关的成语,如“志在四方”、“志存高远”等,以丰富词汇的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了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我的理想就像霄门一样高远。2. 初中生:我希望能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我的抱负就像霄门一样,永不停止。3. 高中生:我的志向是成为一名医生,我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人,我的目标就是如霄门一般高远。
- 故事起源
- 《庄子·逍遥游》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创作的一篇哲学散文,其中描述了一个梦境中的奇妙景象,包括鲲鹏飞翔的霄门。这个故事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境界之高、志向之远的意境,成为了后来形容人的理想抱负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鲲鹏飞翔的霄门的形象,来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自己站在霄门之上,俯瞰整个世界,感受到高远的境界和抱负。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其中“霄门”作为宾语。
- 详细解释
- 霄门一词源自《庄子·逍遥游》:“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而莫知其所止。鲲之状如鸟而大,鹏之状如鸟而小。海若泱泱,池若湖海,天下无隅,而知其修者莫之能穷也。飞鸟将之北,且适余乎!”霄门形容天空之大,境界之高,喻指人的志向和抱负广阔高远,超越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