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牙拨的词语解释
牙拨的意思
拼音:yá bō    注音:ㄧㄚˊ ㄅㄛ
使用场景
牙拨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说话拖沓、不爽快的人或说话方式。可以用在日常对话、写作或演讲中。
例句
1. 他说话总是牙拨牙拨的,让人等得心烦意乱。2. 这位演讲者讲话太牙拨了,听得人昏昏欲睡。
基本含义
形容说话拖沓、不爽快,拖泥带水。
基本解释

弦乐器的拨弦用具。多用象牙或骨、角制成,故名。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娇娜》:“婢以牙拨勾动,激扬哀烈,节拍不类夙闻。” 何垠 注:“牙拨,拨弦物也。《童蒙训》:‘ 高丽 琵琶,以象牙为拨。’”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牙拨”相关的成语,如“牙疼嘴痛”、“牙白口清”等,可以进一步丰富对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和那个牙拨的同学一起合作,他总是拖拉拖沓,让我等得心烦。2. 初中生:老师讲课的时候总是牙拨牙拨的,让我们听得昏昏欲睡。3. 高中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我尽量避免牙拨的表达方式,以免让读者感到拖泥带水。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相传有一位文人在写文章时,总是拖泥带水、拖拉拖沓,写了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一篇短文。他的朋友看到后告诉他:“你写文章真是牙拨!”意思是说他写文章的方式就像用牙齿拨弄东西一样拖拉。从此,人们就用“牙拨”来形容说话拖沓、不爽快的样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牙齿拨弄东西,拖拉拖沓的样子,就可以轻松记住“牙拨”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即“牙”和“拨”。
详细解释
牙拨是由“牙”和“拨”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原指用牙齿拨弄东西,比喻说话拖沓、不爽快,拖泥带水。形容说话不爽快,拖拉拖沓的样子。
(0)
诗文中出现“牙拨”的诗词

洞仙歌.题罗瑟青谱妹琼台诗草

柳阴阴处,恰黄鹂三请。为写司空那诗品。

算词锋剪彩,心眼缫丝,才著就、大集江东香茗。

好花开姊妹,联袖题襟,翰墨因缘更侥幸。

赠答粉奁边,牙拨银筝,愿删去、别离情境。

料伯玉盘中读回文,早四角中央,目迷云锦。

(0)

日本杂事诗·其一五八

上悬绣幕下红毹,左列句当右大夫。

牙拨齐弹三味线,姑卢朱路复乌乌。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陈棣 杨杰 王祎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