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高尚,才华出众,对于赞美他人的美德或才智都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例句
- 1. 他的善良和聪明才智使他成为班上的昭融。2. 她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智使她成为公司的昭融。
- 基本含义
- 指明显美德或才智出众。
- 基本解释
(1).谓光大发扬。语出《诗·大雅·既醉》:“昭明有融,高朗令终”。 毛 传:“融,长。朗,明也。” 高亨 注:“融,长远。” 唐 韩愈 《河中府连理木颂》:“天子之光,庶德昭融,神斯降祥。” 明 吴承恩 《二郎搜山图歌》:“ 轩辕 铸镜 禹 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清 顾炎武 《同族兄存愉拜黄门公墓》诗:“贤兄能发愤,陈迹遂昭融。”
(2).借指帝王的鉴察。 唐 杜甫 《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策行遗战伐,契合动昭融。”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意义的成语,如“昭彰”、“融洽”等,以扩展对于美德和才智的表达。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我们班的昭融,品德好,学习也很棒。2. 初中生:她的才智出众,是我们学校的昭融。3. 高中生:他的领导才能和公正品德使他成为学生会的昭融。4. 大学生:她的专业知识和社交能力使她成为学院的昭融。5. 成年人:他的公益事业和慷慨的捐赠使他成为社会的昭融。
- 故事起源
- 昭融这个成语的故事源于《史记·淮阴侯列传》。故事中,淮阴侯刘邦被赵胜推举为盟主,刘邦不忍推翻赵胜的决定,因此称赵胜为昭融。这个故事表达了刘邦对赵胜的美德和才智的赞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昭融”拆分为“昭”和“融”两个字,其中“昭”可以联想到明显、显著,而“融”可以联想到美德或才智。通过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昭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昭”表示明显、显著,“融”表示美德或才智。
- 详细解释
- 昭融由“昭”和“融”两个字组成。昭意为明显、显著,融意为美德或才智。昭融形容一个人的美德或才智非常突出,引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