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追随他人的行为或意见。也可以用于批评那些没有主见、没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
- 例句
- 1. 他从来没有自己的主见,总是傍柳随花。2. 老师希望学生们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一味地傍柳随花。
- 基本含义
- 比喻跟着别人行动或意见,没有自己的主见。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个人独立思考和主见相关的成语,如“独树一帜”、“见风使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喜欢傍柳随花的同学,他们总是跟着别人做事。2. 初中生:有些同学为了迎合别人的喜好,总是傍柳随花,没有自己的独立思考。3. 高中生:在学术研究中,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傍柳随花。4. 大学生:作为成年人,我们应该有自己的主见,而不是盲目地傍柳随花。
- 故事起源
- 《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淮阴侯刘邦在起义之初,有一位随从叫曹参,他对刘邦言听计从,没有自己的主见。后来,刘邦的另一位随从陈平告诉刘邦说:“曹参就像傍柳随花一样,没有自己的主见。”从此以后,“傍柳随花”成为了一个常用的比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柳树随风摇曳的形象来记忆傍柳随花这个成语。想象自己是一棵柳树,被风吹动,没有自己的主见,随着风的方向而变化。
- 词语结构
- 傍柳随花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由两个动词和两个名词组成。
- 词语解释
- bàng liǔ suí huā ㄅㄤˋ ㄌㄧㄨˇ ㄙㄨㄟˊ ㄏㄨㄚ
傍柳随花
◎ 傍柳随花 bàngliǔ-suíhuā
(1) [prostitute] 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亦作“傍花随柳”
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程颢《春日偶成诗》
(2) 旧时也比喻狎妓
一笑情通,傍柳随花,偎香倚玉,弄月搏风。——元· 徐琰《青楼十咏·初见》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