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关联场景
- 将“培护”与父母对孩子的照顾和保护场景进行关联,帮助记忆成语的使用场景。
- 使用场景
- 培护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对人或事物的关心和保护。常见的使用场景包括:1. 描述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父母应该培护孩子的健康成长。2. 描述对环境的保护和维护: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培护我们的生态环境。3. 描述对友情和亲情的珍惜和维护:朋友之间要相互培护,共同度过风雨。
- 例句
- 1. 父母应该培护孩子的健康成长。2.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培护我们的生态环境。3. 朋友之间要相互培护,共同度过风雨。
- 基本含义
- 培养和保护,指对人或事物进行养育、照料和保护。
- 基本解释
◎ 培护 péihù
[cultivate and look after] 培育和保护
培护草地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培护”相关的成语,如“培根”、“培土”等,以扩展对“培护”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常常培护我们,让我们茁壮成长。2. 初中生:我们应该培护友谊,让它更加深厚。3. 高中生:我们应该培护家乡的文化遗产,保护它们不被遗忘。
- 故事起源
- 培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齐国的国君齐襄公养了一只鸟,非常细心地照顾它,使它健康成长。后来,这只鸟飞到了齐国的敌人晋国,晋国的国君也非常细心地照料它。齐襄公得知后非常感动,表示晋国的国君也是一位善良的君主。于是,他写了一封信感谢晋国的国君,信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不分彼此。齐襄公培护鸟儿,晋侯也培护鸟儿,非常感激。”从此,人们就用“培护”来形容对人或事物的关心和保护。
- 记忆技巧
- 1. 关联故事:想象齐襄公养鸟和晋国国君照料鸟的故事,帮助记忆“培护”成语的起源和含义。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培育保护。 明 吴承恩 《<留翁遗稿>序》:“盖必扶持培护,使之弘大受而扬远猷,固理然也。”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八九:“家有凌云百尺条,风烟培护渐岧嶤。” 清 薛福成 《应诏陈言疏》:“方今要务,整理緑营之外,尤有培护根本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