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铁券的词语解释
铁券的意思
拼音:tiě quàn    注音:ㄊㄧㄝ ˇ ㄑㄨㄢˋ
基本解释

(1).即铁契。《东观汉记·桓帝纪》:“﹝ 延熹 ﹞八年,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 弘农郡公 ,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 钱叔琛 氏 贇 ,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 清 朱彝尊 《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 清 凌扬藻 《蠡勺编·铁券》:“ 台州 民 钱允一 ,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 洪武 初, 太祖 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参见“ 铁契 ”。
(2).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基本含义
指确凿无疑的证据或保证。
详细解释
铁券是由“铁”和“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铁”表示坚固、可靠,“券”表示凭证、保证。铁券形容的是确凿无疑的证据或保证,不容置疑,可信度非常高。
使用场景
铁券常用于形容证据确凿、保证可靠的情况。在法庭上,当有确凿的证据出现时,可以说是“拿出了铁券”。在日常生活中,当某人提供了确凿的证据或保证时,也可以说“这是铁券”。
故事起源
关于铁券的故事并不多见,但有一种说法是与古代的铁券有关。古代时期,国家或皇帝会发给一些重要官员和将军一种特殊的铁制凭证,称为“铁券”。这种铁券是由皇帝亲自颁发,具有特殊的权威和保证作用。因此,铁券在古代被视为确凿无疑的保证。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拿出了铁券,证明自己是无罪的。2. 这份合同上的签字是铁券,表示双方都会履行承诺。
记忆技巧
可以将“铁券”想象成一个坚固的铁质凭证,代表着确凿无疑的证据或保证,可靠性极高。可以通过与铁质凭证相关的形象进行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证据相关的成语,如“确凿无疑”、“千真万确”等,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说的答案是铁券,我们都相信。2. 初中生:他提供了铁券,证明自己没有偷窃。3. 高中生:法庭上,检察官拿出了铁券,证明被告犯下了罪行。4. 大学生:这份合同上的条款是铁券,表示双方都必须遵守。5. 成年人:公司提供的数据是铁券,说明他们的产品质量可靠。
(0)
诗文中出现“铁券”的诗词

榆林城

旌干袅袅动城隅,十万连营秪为胡。

不见坐销青海箭,尽言能挽绣蝥弧。

白金兽锦非难锡,铁券貂珰莫浪图。

昨夜照天传炮火,过河新驻五单于。

(0)

观钱镠铁券作歌

表忠观永祀钱塘,铁券却在台州藏。

久闻其名未睹物,秋卿同族今呈将。

铸铁如瓦勒金字,乾宁岁月犹存唐。

皇帝若曰咨尔镠,董昌僣伪为昏狂。

披攘凶渠定江表,祲清羸泰保馀杭。

用锡金版永延祚,克保富贵荣宠长。

恕卿九死子三死,承我信誓钦毋忘。

徒观剥蚀字漫漶,铁犹如此人何方。

龙门致诮带砺誓,赵宋转眼为新王。

俊杰识时有弗较,善存桑梓功斯良。

其时铁券固不出,南迁后出方膻芗。

作歌装匣付珍弆,所嘉谢表撝谦光。

(0)

送万伯脩中丞经略朝鲜二十四韵

突兀熊车控九边,荧煌鹊印下甘泉。

元戎夜仗黄金钺,壮士晨驱白玉鞭。

骤拥全师过碣石,徐分小队出祁连。

骅骝五色群连代,鹅鹳双飞阵拂燕。

赤羽登坛环甲胄,青油张幕护楼船。

云销上谷旄竿驻,雾涌丸都箭镞穿。

伐鼓吹笳行塞日,飞槎浮筏度辽年。

诗书总属中军好,文武咸推吉父专。

曲逆奇谋神鬼运,嫖姚雄略帝王传。

辕门妙算闻三策,乐府豪吟擅百篇。

西第徵歌霞照席,南楼舒啸月窥筵。

椎牛有客俱长孺,倚马何人不仲宣。

潦倒鸬鹚杯似杓,淋漓鹦鹉笔如椽。

千言草缀陈侯牍,一传花生杜氏笺。

横槊澄江天破浪,拔刀穷谷地生泉。

摧牙怪鳄鳞堆阜,授首封狐血涨川。

道左累累迎吐谷,管中历历拜呼延。

宁知报捷凭公异,会见题铭压孟坚。

后乘长驱母寡入,前茆生缚郅支旋。

扶桑日上清妖气,细柳虹飞息燧烟。

定远威名元独步,平阳勋烈旧无前。

铜标直建三韩外,铁券遥颁万户先。

虎豹崇关茆土辟,麒麟高阁画图悬。

縠城伫待功成后,一舸陶朱钓巨鳊。

(0)

金陵篇用李空同汉京篇韵

六代丛金粉,千门艳绮罗。

笙歌横玉阙,楼阁傍银河。

银河玉阙伤心丽,垂柳曾笼王谢第。

朱门双燕自翩跹,琼树三山空掩蔽。

杜鹃春望隔天津,璧月临春更有人。

羽书禁闼床皆满,祠庙青溪祷不神。

相府衙兵森子弟,戟门夜识金银气。

秦宫貂珥逼将军,李广戈矛偿醉尉。

夕烽飞过广陵城,小队传呼宫辇行。

官里别驱黄幄去,六军亲倒翠旗迎。

帘前墨敕夸行在,河上楼船陨将星。

幡出石头王迹地,表书铁券世家名。

繁华久触高明忌,满目新亭人似寐。

长堑偏容鼓角过,斜阳最耐兴亡事。

台城白日乱鸦号,复道香尘长野蒿。

宝钿妆成云易散,珠扉花冷月空高。

世事从来多反覆,沧桑眼底翻陵谷。

当年刀笔太纵横,此日风云纷角逐。

金陵萧瑟剧堪怜,旧内钟山本接连。

不见五陵裘马外,麒麟还对玉衣眠。

(0)

后彩云曲

纳兰昔御仪鸾殿,曾以宰官三召见。

画栋珠帘霭御香,金床玉几开宫扇。

明年西幸万人哀,桂观蜚廉委劫灰。

虏骑乱穿驿道走,汉宫重见柏梁灾。

白头宫监逢人说,庚子灾年秋七月。

六龙一去万马来,柏灵旧帅称魁桀。

红巾蚁附端郡王,擅杀德使董福祥。

愤兵入城恣淫掠,董逃不获池鱼殃。

瓦酋入据仪鸾座,凤城十家九家破。

武夫好色胜贪财,桂殿清秋少眠卧。

闻道平康有丽人,能操德语工德文。

状元紫诰曾相假,英后殊施并写真。

柏灵当日人争看,依稀记得芙蓉面。

隔越蓬山十二年,琼华岛畔邀相见。

隔水疑通银汉槎,催妆还用天山箭。

彩云此际泥秋衾,云雨巫山何处寻?

忽报将军亲折简,自来花下问青禽。

徐娘虽老犹风致,巧换西妆称人意。

百环螺髻满簪花,全匹鲛绡长拂地。

鸦娘催上七香车,豹尾银枪两行侍。

细马遥遵辇路来,袜罗果踏金莲至。

历乱宫帷飞野鸡,荒唐御座拥狐狸。

将军携手瑶阶下,未上迷楼意已迷。

骂贼翻嗤毛惜惜,入宫自诩李师师。

言和言战纷纭久,乱杀平人及鸡狗。

彩云一点菩提心,操纵夷獠在纤手。

胠箧休探赤侧钱,操刀莫逼红颜妇。

始信倾城哲妇言,强于辩士仪秦口。

后来虐婢如虺蝮,此日能言赛鹦鹉。

较量功罪相折除,侥幸他年免缳首。

将军七十虬髯白,四十秋娘盛钗泽。

普法战罢又今年,枕席行师老无力。

女闾中有女登徒,笑捋虎须亲虎额。

不随槃瓠卧花单,那得驯狐集城阙?

谁知九庙神灵怒,夜半瑶台生紫雾。

火马飞驰过凤楼,金蛇舕舚燔鸡树。

此时锦帐双鸳鸯,皓躯惊起无襦裤。

小家女记入抱时,夜度娘寻凿坏处。

撞破烟楼闪电窗,釜鱼笼鸟求生路。

一霎秦灰楚炬空,依然别馆离宫住。

朝云暮雨秋复春,坐见珠槃和议成。

一闻红海班师诏,可有青楼惜别情?

从此茫茫隔云海,将军也有连波悔。

君王神武不可欺,遥识军中妇人在。

有罪无功损国威,金符铁券趣销毁。

太息联邦虎将才,终为旧院蛾眉累。

蛾眉重落教坊司,已是琵琶弹破时。

白门沦落归乡里,绿草依稀具狱词。

世人有情多不达,明明祸水寨裳涉。

玉堂鹓鹭愆羽仪,碧海鲸鱼丧鳞甲。

何限人间将相家,墙茨不扫伤门阀。

乐府休歌杨柳枝,星家最忌桃花煞。

今者株林一老妇,青裙来往春申浦。

北门学士最关渠,西幸丛谈亦及汝。

古人诗贵达事情,事有阙遗须拾补。

不然落溷退红花,白发摩登何足数。

(0)

昔游篇钱塘舟中作赠董观察

秋风肃肃鸿雁鸣,南斗参差北斗横。

孤客迢遥过越水,旧游憔悴隔燕城。

燕城越水三千里,忆昔声华满人耳。

藉草曾留太液旁,看花误入明光里。

明光太液连西苑,往往游人驻雕辇。

杨柳春风七贵门,梧桐夜月诸王馆。

王家贵里不相亲,联裾握手尽词人。

凤凰原上题诗处,鳷鹊宫前草赋晨。

纷纷冠盖争驰逐,载酒笼灯过辇毂。

缓辔同看白玉京,扬鞭醉入黄金屋。

秦筝赵管春不休,歌声缭绕碧云愁。

香尘百里昌平道,飞雪千门易水流。

五夜论心传彩翰,珠玑满把皆堪羡。

衣袂扬扬逼九霄,剑锋耿耿流双电。

谁言潘陆是才人,肯与王杨作后尘。

格调迥追天宝上,风期直与建安邻。

銮坡凤阁多相值,铁券金貂总欢昵。

群中忽睹三楚豪,坐使琼瑶惊四席。

豸冠绣服光陆离,片语如金山可移。

暮携奏草归青琐,晓对封章下赤墀。

赤墀青琐生风彩,手握芙蓉佩兰?。

元礼声华动阙庭,陈登意气倾湖海。

匆匆识面比南金,惭愧论文契未深。

欲携短刺通华馆,忽棹扁舟出汉阴。

荷衣蕙带还乡国,回首交游成太息。

落日长歌玉树词,浮云远蔽金台色。

落日浮云梦转长,却乘烟水下钱塘。

徘徊殿阁迷仙署,寂寞川原望帝乡。

帝乡仙署空辽绝,何意輶轩到吴越。

欲向西湖访画图,暂辞北斗离阊阖。

双峰缈缈插烟霄,三竺苍苍引画桥。

清风暗拂苏堤柳,壮气平吞浙海潮。

朅来问讯蓬蒿士,远思幽情何楚楚。

短褐长裾谒上官,麻鞋布袜从泥滓。

屈指并州几故人,嗟咨往事转伤神。

虚传异日山阴棹,无复当时洛水春。

山阴洛水俱陈迹,会见飞腾返京邑。

乍经薇省布阳和,更上枫宸扶赤日。

几年骐骥阨盐车,矫首长鸣气不舒。

孙阳造父俱垂盼,肯使奇才卧草庐。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