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比重的词语解释
比重的意思
拼音:bǐ zhòng    注音:ㄅㄧˇ ㄓㄨㄙˋ
使用场景
比重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重量比例,例如在科学实验中,我们可以说某种物质的比重比另一种物质高。同时,比重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的重要程度,例如在工作中,我们可以说某个任务的比重很大,需要重点关注。
例句
1. 这个物体的比重比较大,需要用更大的容器来装。2. 在这个项目中,每个环节的比重都很重要,不能有丝毫马虎。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重量或重要性的相对大小。
基本解释

◎ 比重 bǐzhòng
(1) [specific gravity]∶ 一物质的密度与取作标准的某一物质(例如在其最大密度的温度4°C时的纯水)密度之比(两者的密度都是在空气中称重而取得的)
(2) [proportion]∶某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比重相关的成语,例如“轻重缓急”、“轻重倒置”等,以扩大对比重这个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妈妈告诉我,吃饭要注意食物的比重,要多吃蔬菜。2. 初中生:学习中各科的比重不同,我们要根据重要程度来安排学习时间。3. 高中生:高考成绩的比重对我们未来的影响很大,我们要认真备考。4. 大学生:在论文中,引用的文献比重要控制得恰到好处,不能过多也不能过少。
故事起源
比重这个成语的起源来自于古代称量物品的方法。古代人们使用秤来称量物品的重量,将物品放在秤盘上,然后根据秤杆的倾斜程度来判断物品的重量相对大小。由于比重与物品的重量相关,因此成为了描述事物重量或重要性的成语。
英文翻译

1.(部分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比值) proportion
2.{物} (物体重量和其体积的比值) specific gravity; specific weight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比如,可以想象一个秤,两边分别放着不同重量的物品,秤杆倾斜的程度就代表了它们的比重大小。
词语结构
比重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固定结构。
详细解释

(1).物体的重量与其体积的比值。有些国家是把比重规定为物体的重量和同体积的纯水在4℃时的重量之比。例如金子的比重是19.3,水银的比重是13.55。
(2).一种事物在整体中所占的分量。 毛泽东 《论十大关系》三:“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军政费用占国家预算全部支出的百分之三十。这个比重太大了。”

(0)
诗文中出现“比重”的诗词

中秋示仲文弟

古来佳节是中秋,今比重阳许燕游。

已觉冰轮无限好,不须玉斧更重修。

三飞惊鹊纷无定,一点閒云净不留。

况有阿连同綵戏,何妨呼酒互相酬。

(0)

谢王宗伯春堂夜集之作

澶渊往岁方龙卧,四海秋霖剧望同。

忆读昌言思仲统,几传蜀政识文翁。

风灯展席寒相藉,雪院论文思不穷。

山甫藻才终补衮,君王神圣比重瞳。

(0)

次韵咏芍药酬雪湖

春来玩芳浩无尽,凌乱秾华与时竞。

最怜红药殿馀春,当阶凝露埃尘净。

林塘一径斜通幽,煖风扇动烟雾收。

佳人懒妆日高起,翻身欲舞低含羞。

翠钿步摇纷可撮,霞佩玲珑欲霏屑。

未须金带围已奇,独占瑶台地尤绝。

养花天气阴复晴,缃帘半捲虚窗明。

玉缸春酒舌不饮,蔗浆茗碗真双清。

君家池馆旧分种,两地相望人比重

酒杯无分亦颇同,花前想见吟肩耸。

看花莫论媸与妍,閒中适意俱悠然。

夏莲秋菊各随偶,对景且复陶馀年。

花开花落等閒过,世事如花漫高卧。

赏心无惜杖藜频,君若歌时我来和。

(0)

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

仲宣领骑射,结束皆少年。

匹马黄河岸,射雕清霜天。

旌旗防日北,道路上云巅。

古雪无销铄,新冰有堆填。

清溪徒耸诮,白璧自招贤。

比重恩者,闭门方独全。

(0)

读杜子美诗

寒灯熠熠宵漏长,颠倒图史形劳伤。

取观杜诗尽累纸,坐觉神气来洋洋。

高言大义经比重,往往变化安能常。

壮哉起我不暇寐,满座叹息喧中堂。

唐之诗人以百数,罗列众制何煌煌。

太阳重光烛万物,星宿安得舒其芒。

读之踊跃精胆张,径欲追摄忘愚狂。

徘徊揽笔不得下,元气混浩神无方。

(0)

顾虚斋在湖南闻予致仕有作席间诵之次韵为谢

尘埃衮衮逐浮名,泰华鸿毛比重轻。

九折路穷人亦倦,三江舟到水还生。

诗来楚泽流新咏,曲按贞元想旧声。

斟酌此堂堪一醉,向来书剑几同盟。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