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旌命的词语解释
旌命的意思
拼音:jīng mìng    注音:ㄐㄧㄥ ㄇㄧㄥˋ
使用场景
旌命常用于描述权威的命令或指示,可以用于各种场景中,如政府机构、军队、学校、工作场所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人对他人的强制性要求或指示。
例句
1. 皇帝下达了旌命,要求全国各地的官员加强治理。2. 公司总经理发出旌命,要求所有员工加班工作。
基本含义
旌命指皇帝的旨意和命令。也用来形容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基本解释

(1).表彰征召。《后汉书·陈谌传》:“每宰府辟召,常同时旌命。”《晋书·山涛传》:“ 涛 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餘人,皆显名当时。” 宋 曾巩 《徐干<中论>目录序》:“ 魏太祖 特旌命之,辞疾不就。”
(2).招聘贤士的命令;表彰的命令。 晋 陆机 《辩亡论上》:“束帛旅於丘园,旌命交於涂巷。” 清 唐孙华 《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旌命下九閶,恩纶賁黄壚。”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权威、命令相关的成语,如"号令如山"、"一言九鼎"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发出了旌命,要求我们做好课堂纪律。2. 初中生:校长下达了旌命,要求我们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3. 高中生:考试前,班主任发出旌命,要求我们每天做好复习准备。4. 大学生:导员发布了旌命,要求我们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故事起源
旌命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皇帝统治时期。在古代,皇帝的旨意和命令通过旌旗传达给官员和军队。旌命成为了代表皇帝权威的象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旌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皇帝站在高高的宝座上,手持旌旗,传达他的命令和指示给下面的官员和军队。
词语结构
旌命由两个汉字组成,旌和命。
详细解释
旌命由两个部分组成,旌和命。旌,古代指挥军队、传达指令的旗帜;命,指君主的命令、指示。旌命的含义是皇帝的旨意和命令,也可以泛指权威的命令或指示。
(0)
诗文中出现“旌命”的诗词

咏苏守义妻齐氏

幽燕之南,晋赵之疆。刀锄剑樵,其人劲强。

安平故邑,村有新庄。懿彼贞女,曰齐之姜。

来嫔于苏,功容并良。孝周舅姑,礼谨闺房。

夫遘危疾,永诀在床。谓汝改适,怜其早孀。

齐沥丹诚,执心孔刚。誓无辱身,宁甘自戕。

夫目遄暝,妾命乃长。胡能独生?曷若偕亡?

金石可朽,言弗忍忘。冈陵可移,义弗忍伤。

九原当见,以死自明。永谢膏沐,魂离室堂。

欲拯何及?举族悲惶。行高千古,事昭一乡。

守宰嘉叹,宪使荐扬。旌命自天,门闾有光。

断鼻执义,夏侯德彰。剔目示信,房卢性臧。

谁能捐躯,同穴而藏?恒山郁苍,厥高莫量。

烈烈令闻,能与之京?张侯戾学,称善洋洋。

激励孝忠,增重纲常。作此雅歌,亘久弥芳。

(0)

德清孙氏和乐秀明堂

人生致足乐,莫如令兄弟。

绰绰而有裕,其中自春意。

龟溪有二孙,能笃友于义。

同居五十载,阖门数百指。

几微无间言,轮囷有和气。

粤从鸿雁散,惟恐棠棣废。

欲挽古道回,兹事良非易。

亦既成新居,始得遂初志。

和乐揭高扁,秀明屹对峙。

怡然两白发,埙篪伯仲氏。

子孙皆雍睦,闾里亦顺悌。

复如无事时,难得真可贵。

唐史传孝义,颇记张刘李。

迹其屡易世,往往干戈际。

义风不少衰,大书乃无愧。

嗟哉广明后,旌命曾弗至。

虽有笃行者,谁为纪姓字。

我闻二孙名,不觉为之喜。

两记信实录,联名尽名士。

先见众论公,必得一行史。

行看表门闾,乡邦誇盛事。

我诗甚鄙拙,愿尔多寿祉。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