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懒散不努力,不愿意付出努力的态度。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于描述工作场景或学习态度。
- 例句
- 1. 他整天无所事事,简直就是个七庙。2. 这个员工不愿意努力工作,老板说他就是个七庙。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极度懒散,不愿意努力工作。
- 基本解释
◎ 七庙 qīmiào
[ancestral temple of a ruling house,it generally implies the state] 帝王的宗庙,供奉太祖及三昭三穆共七代祖先。一般指代国家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汉· 贾谊《过秦论上》
- 延伸学习
- 了解中国的其他成语和俗语,可以帮助提高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学习。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整天不想学习,就像个七庙一样。2. 初中生:他对功课不感兴趣,总是七庙一样地懒散。3. 高中生:他对考试毫无准备,简直就是个七庙。4. 大学生:他整天无所事事,就像个七庙一样,一点都不上进。5. 成人:他工作态度不端正,就像个七庙,一点都不负责任。
- 故事起源
- 关于“七庙”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它是根据民间的口头传统而来的。在中国文化中,庙是供奉神灵的地方,而神灵被认为是无所作为的。因此,将一个人形容为“七庙”,是说他像庙里的神灵一样,毫无所作为。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七庙”的懒散无为的形象,将其与懒散不努力的人联系起来。可以想象一个人像庙里的神灵一样,什么事情也不做,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 + 名词
- 详细解释
(1).《礼记·王制》:“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此指四亲庙(父、祖、曾祖、高祖)、二祧(远祖)和始祖庙。后以“七庙”泛指帝王供奉祖先的宗庙。 唐 杨炯 《盂兰盆赋》:“上可以荐元符於七庙,下可以纳群动於三车。”
(2).王朝的代称。 汉 贾谊 《过秦论上》:“一夫作难而七庙隳。” 南朝 陈 徐陵 《司空徐州刺史侯安都德政碑》:“七庙之基,于焉永固;万邦之本,由此克寧。”《南史·宋武帝纪》:“主上播越,流幸非所,神器沉辱,七庙毁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