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特别是在文化、艺术领域中。可以用来赞美某个人的学术造诣或艺术才华。
- 例句
- 1. 他的学问真是曾巩一般,无所不知。2. 她的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真是个曾巩之才。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 基本解释
(1019-1083)北宋文学家。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讲究章法,有《墨池记》等名篇。有《元丰类稿》。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曾巩的作品和他在文学艺术领域的贡献,以及他对后世的影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曾巩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很多东西。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曾巩,拥有广博的学识和才华出众的能力。3. 高中生:老师说,只有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才能成为一个曾巩,为社会做出贡献。4. 大学生: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他的学问真是曾巩一般,无所不知。5. 成年人:他的绘画水平真是曾巩之才,每幅作品都令人惊叹。
- 故事起源
- 曾巩是唐代文学家,他的学识和才华备受赞赏,成为后世学者崇拜的对象。因此,人们将他的名字作为成语,用来形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曾巩”:1. 将“曾”字与“学识渊博”联想在一起,表示曾巩的学问广博。2. 将“巩”字与“才华出众”联想在一起,表示曾巩的才华横溢。
- 词语结构
- 成语“曾巩”的结构是“曾”和“巩”两个字。
- 详细解释
- 曾巩,字巨川,唐代文学家,擅长诗文、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他的学识广博,才华横溢,被尊为文坛巨子。成语“曾巩”借用了他的名字,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问高深,才华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