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论谳的词语解释
论谳的意思
拼音:lùn yàn    注音:ㄌㄨㄣˋ ㄧㄢˋ
基本解释

审判定案。 宋 王安石 《又赐敕奖谕审刑院详议官大理寺详断官等》:“汝等能勤且敏,论讞用单。” 元 柳贯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诗:“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讞。” 清 吴嘉宾 《城南书舍图序》:“读如听辞,著如论讞。今语治狱者曰:子姑听辞勿论讞,可乎?”

基本含义
指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评判、评论。
详细解释
论谳是由“论”和“谳”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论”指评判、评论,表示对事物进行分析和评价。“谳”指刑罚的判决,表示对某人进行判决。论谳的意思是对某人或某事进行评判、评论。
使用场景
论谳一词多用于文学作品或法律领域,用来描述对某人或某事的评判和评论。也可以用来形容对某一事件或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思考。
故事起源
《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鲁国有一位叫季孙的大夫,他贪污受贿,被人告发。鲁国的国君哀公对此事很生气,但又不确定季孙是否有罪。于是他向大臣们征求意见,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最终达成了一致的结论。这个故事成为了论谳这个成语的起源。
词语结构
论谳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法官对被告进行论谳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程序。2. 他的观点很有说服力,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深入的论谳。
记忆技巧
可以将“论谳”这个成语与“评论判决”联系在一起,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评论、判决相关的成语,如“评头论足”、“议论纷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的作业进行了论谳。2. 初中生:我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论谳,得出了一个结论。3. 高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对这篇文章进行论谳,分析其中的优点和不足。4. 大学生:在辩论赛上,我对对方的观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谳。5. 成年人:这个问题很复杂,我们需要进行一番论谳才能得出结论。
(0)
诗文中出现“论谳”的诗词

燕侍郎山水

往时濯足潇湘浦,独上九疑寻二女。

苍梧之野烟漠漠,断垄连冈散平楚。

暮年伤心波浪阻,不意画中能更睹。

燕公侍书燕王府,王求一笔终不与。

论谳死误当赦,全活至今何可数。

仁人义士埋黄土,祗有粉墨归囊褚。

(0)

文华门侍朝观录囚多所宽宥喜而有作

日丽文华霁色新,炉烟不断上麒麟。

大臣论谳持王制,睿旨全生体帝仁。

真儗下车兴叹泣,旋看解网动欢欣。

朝廷宽大恩波厚,庆衍皇图亿万春。

(0)

送郭子昭经历赴淮东

严严御史府,荦荦聚英彦。

计今玉笋班,显者半郎掾。

居中密告猷,治外详论谳

我游朝士间,闻谈辄心羡。

胡为三十年,负此一破砚。

子昭每相过,开口奇自见。

弘壁本不赀,况复加藻荐。

安能辞富贵,尚欲志贫贱。

平明借马出,向夕拥书倦。

去年参元火,可贺亦可唁。

端公坐南床,爱士诚眷眷。

屈君廉访幕,首路走淮甸。

生平书檄手,妙在巧裁剸。

谁无扰狱市,勿使滋蔓延。

平反奉慈母,欢喜洁羞膳。

君子既得舆,小人将革面。

想当治曹暇,稍稍事游宴。

试茗蜀井冈,看花竹西院。

古思浩无边,新语时一转。

定怀京游旧,寄赠比黄绢。

交情二纪馀,此别良缱绻。

往时媚学侣,散若风蓬旋。

今我亦老丑,尚复把经卷。

分襟各回首,絮点杂花片。

重来都门道,迎子十乘传。

(0)

答陈太守思贞见寄

孟公宾客未应稀,谢病为园早息机。

论谳有人求故府,薜萝中岁遂初衣。

江头烹鲤封书到,洛下思鲈钓艇归。

君记藏乌杨柳树,何能不向白门飞。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刘燕哥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