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藏蓄的词语解释
藏蓄的意思
拼音:cáng xù    注音:ㄘㄤˊ ㄒㄩˋ
基本解释

亦作“ 藏畜 ”。1.收藏;蓄存。 唐 张彦远 《历代名画记·论名价品第》:“凡人间藏蓄,必当有 顾 、 陆 、 张 、 吴 著名卷轴,方可言有图画。” 宋 苏轼 《寄傲轩》诗:“ 东坡 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四》:“好古之称,藉藉海内,其藏蓄当甲诸方矣。”
(2).隐藏。 宋 欧阳修 《本论》:“不任人者,非无人也,彼或挟材藴知,特以时方恶人之好名,各藏畜收敛,不敢奋露,惟恐近於名,以犯时人所恶。” 郭沫若 《北伐途次》七:“我自己的颈子上也有点罗唣,原来是昨晚在床上放过一下的军帽里面,在那皮沿的内部也藏蓄了好些馀孽。”
(3).指文章等蕴含的内容。 清 刘大櫆 《<春秋发微>序》:“其见之文章,则藏蓄高远而不可以一端测也。”

基本含义
指言辞或行为含有深意,不轻易流露出来。
详细解释
藏蓄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言辞或行为。它表示一个人在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情感时非常谨慎和含蓄,不轻易流露出来。这种含蓄的方式常常让人难以理解他们真正的意图或感受。
使用场景
藏蓄常常用来描述一个人的性格或行为方式。它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交流中善于隐藏自己的真实意图,或者形容一个人在表达情感时善于保持克制。这个词语可以用于各种场合,如描述一个人的个性、表演艺术中的演员、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等。
故事起源
关于“藏蓄”的故事起源并不清楚,但它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言辞应当谨慎,行为应当含蓄。这种态度源于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即遵循适度、平衡和谨慎的原则。
词语结构
藏蓄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藏”表示隐藏,而“蓄”表示养育。这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意思更加丰富的词语,强调了隐藏和养育的双重含义。
例句
1. 他的言辞总是很藏蓄,让人难以猜透他真正的意图。2. 她的情感表达非常藏蓄,只有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她内心的真实感受。
记忆技巧
要记住“藏蓄”这个成语,可以将其与隐藏和养育的概念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像珍藏品一样隐藏起来,只有在适当的时候才会展示出来。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你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藏蓄”相关的成语,如“藏拙”、“藏头露尾”等。这些成语都与隐藏和保持谨慎有关,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中的价值观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笑容很藏蓄,让人不知道他在想什么。2. 初中生:她的文字很藏蓄,读起来让人感到神秘。3. 高中生:他的演讲总是很藏蓄,需要仔细品味才能理解他的观点。4. 大学生:他的行为很藏蓄,很少流露出自己的真实情感。5. 成年人:她的决策方式很藏蓄,总是在背后默默地努力。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藏蓄”这个词语!
(0)
诗文中出现“藏蓄”的诗词

咏煤炭

凿开混沌得乌金,藏蓄阳和意最深。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鼎彝元赖生成力,铁石犹存死后心。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0)

寄周安孺茶

大哉天宇内,植物知几族。

灵品独标奇,迥超凡草木。

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

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

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

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

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

岂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鹿门有佳士,博览无不瞩。

邂逅天随翁,篇章互赓续。

开园颐山下,屏迹松江曲。

有兴即挥毫,粲然存简牍。

伊予素寡爱,嗜好本不笃。

粤自少年时,低徊客京毂。

虽非曳裾者,庇荫或华屋。

颇见纨绮中,齿牙厌粱肉。

小龙得屡试,粪土视珠玉。

团凤与葵花,珷玞杂鱼目。

贵人自矜惜,捧玩且缄椟。

未数日注卑,定知双井辱。

于兹事研讨,至味识五六。

自尔入江湖,寻僧访幽独。

高人固多暇,探究亦颇熟。

闻道早春时,携籯赴初旭。

惊雷未破蕾,采采不盈掬。

旋洗玉泉蒸,芳馨岂停宿。

须臾布轻缕,火候谨盈缩。

不惮顷间劳,经时废藏蓄

髹筒净无染,箬笼匀且复。

苦畏梅润侵,暖须人气燠。

有如刚耿性,不受纤芥触。

又若廉夫心,难将微秽渎。

晴天敞虚府,石碾破轻绿。

永日遇闲宾,乳泉发新馥。

香浓夺兰露,色嫩欺秋菊。

闽俗竞传誇,丰腴面如粥。

自云叶家白,颇胜中山醁。

好是一杯深,午窗春睡足。

清风击两腋,去欲凌鸿鹄。

嗟我乐何深,水经亦屡读。

陆子吒中泠,次乃康王谷。

䗫培顷曾尝,瓶罂走僮仆。

如今老且懒,细事百不欲。

美恶两俱忘,谁能强追逐。

姜盐拌白土,稍稍从吾蜀。

尚欲外形骸,安能徇口腹。

由来薄滋味,日饭止脱粟。

外慕既已矣,胡为此羁束。

昨日散幽步,偶上天峰麓。

山圃正春风,蒙茸万旂簇。

呼儿为招客,采制聊亦复。

地僻谁我从,包藏置厨簏。

何尝较优劣,但喜破睡速。

况此夏日长,人间正炎毒。

幽人无一事,午饭饱蔬菽。

困卧北窗风,风微动窗竹。

乳瓯十分满,人世真局促。

意爽飘欲仙,头轻快如沐。

昔人固多癖,我癖良可赎。

为问刘伯伦,胡然枕糟曲。

(0)

赠王翰林思

先公昔登庸,寔出元礼门。

雄篇累贲遗,存亡被光燉。

吾儿缪通籍,重得联英骞。

顽鄙当其中,俯仰惭祖孙。

夫子笃风义,眷然推好敦。

昨旅同北都,今来共南濆。

英哲产自艰,分气勤化元。

绳矩用必庄,天球质本温。

藏蓄在王府,望瞻不可扪。

谁令寘海隅,混揉珠贝繁。

兰风涤瘴腥,桐韵澄蛮喧。

迩来观海居,高寄城西原。

白雉不见来,蜃气日夕昏。

将无辱贤者,乘桴慨遗言。

韩公日良觌,代隔道共存。

时时出卮言,珍怪无玙璠。

颇闻多幽味,深澹如丘樊。

蔚林断湫鞅,疏筱涵静源。

万境不能乱,始知吾性尊。

凤文非可求,惠然下蓬轩。

虽钦俯芥收,终愧仰萝援。

即欲往从之,川梁棘我辕。

尘谣无足投,望报来琼琨。

空荒坐迟晚,劲策幸扶攑。

(0)

寄傲轩

先生英妙年,一扫千兔秃。

仕进固有馀,不肯践场屋。

通阛何所傲,傲名非傲俗。

定知轩冕中,享荣不偿辱。

岂无自安计,得失犹转毂。

先生独扬扬,忧患莫能渎。

得如虎挟乙,失若龟藏六。

茅檐聊寄寓,俯仰亦自足。

东坡无边春,方寸尽藏蓄

醉哦旁若无,独侑一樽醁。

床头车马道,残月挂疏木。

朝客纷扰时,先生睡方熟。

(0)

麻姑山诗.道法堂检点三帝御书

日脚退前楹,崇堂豁明净。

缣缃出百函,翰墨睹三圣。

舒张溢墙壁,灿烂累签㡠。

鸾龙交飞翻,金石避坚硬。

毫无半分弱,大至袤丈劲。

真行体兼精,篆籀法毕正。

篇章入题写,作者一何幸。

伟哉天纵能,岂谓学成性。

名山遍藏蓄,终古得辉映。

墨客徒醉心,黄冠荷覃庆。

尝思八世主,覆焘足仁政。

诗书所敷扬,乃独蔑此命。

将非史官略,纪叙非尽并。

不然天日资,肯特记名姓。

或应淳古治,不以馀艺竞。

肤浅难考评,随群但称盛。

(0)

常熟致道观七星桧

琴川古迹得纵观,七桧象斗罗仙坛。

真人手植自梁代,燧人之火不及钻。

成形成象两昭应,斟酌元气其无端。

阴敷古殿覆玉座,星宫瞻天肃圣颜。

侍女左右更修洁,仙袂欲举垂云鬟。

坚贞铿戛悟玄理,至文无文朴反顽。

深根穿散福地脉,万牛挽之并力难。

雷雨藏蓄太阴黑,骨节显露莓苔干。

偃仰诘屈更披折,矫若撑拄郁若盘。

猿臂争攫凌险绝,鹤形孤高梳羽翰。

大小斧劈惜皴裂,赤皮含生细叶攒。

萧森夜拂箕尾动,耸拔昼涵湖腹宽。

索绹绞纽互联络,风涛鼓舞交苍寒。

角崩爪秃龙虎斗,鲲化海翻鹏快抟。

鬼神出入倏忽际,厥状诡异穷莫殚。

时逢有道天锡瑞,甘露履降和井丹。

真人上仙念下土,架虬归来乐盘桓。

浩歌适应金石响,楼居合共朝霞飧。

酒泻天瓢不可挹,与山并峙青巑岏。

仙标出尘几千丈,拟作蓬莱玉树看。

傲兀阅世间荣瘁,卦之剥复时危安。

铜驼荆棘仍变故,其上日月跳双丸。

蜀柏犹能尊汉统,岱松宁免污秦官。

青牛已随紫气远,孔桧系道遭摧残。

偶然托迹仙境静,此后历数知如干。

毕宏韦偃久绝笔,白石老子图冰纨。

我生好古聊纪咏,豪奇安得追苏韩。

置像亦如楚颂橘,石厓磨镌垂不刊。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