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沈身多用于形容人在工作、学习或创作等方面全身心地投入,不分昼夜地专注于某项事物。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自己的职业、学业或兴趣爱好有着高度的投入和热情。
- 例句
- 1. 他为了完成这个项目,整天沈身于办公室,几乎没有时间休息。2. 她对音乐非常热爱,每天都沈身于钢琴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演奏技巧。
- 基本含义
- 指人沉浸在某种事物中,全神贯注地投入其中,不分昼夜地投入到某项工作或学习中。
- 基本解释
(1).谓以躯体沉于水中;投水自尽。《后汉书·梁竦传》:“﹝ 竦 ﹞既徂南土,歷 江 湖,济 沅 湘 ,感悼 子胥 、 屈原 以非辜沉身,乃作《悼骚赋》,繫玄石而沉之。”《后汉书·班固传下》:“昔 卞和 献宝,以离断趾, 灵均 纳忠,终於沉身。” 李贤 注:“ 屈原 ,字 灵均 ,纳忠於 楚 ,终不见信,自沉於 汨罗 之水而死。”
(2).沉滞。指长期不升迁。 明 唐顺之 《丁近斋参政像赞》:“弱冠超迁,或快其早;庞眉作尉,或惜其迟。然 駟 ( 颜駟 )也既沉身於郎署,而 谊 ( 贾谊 )也竟堕谗於 湘 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沈身”相关的成语,如“沉迷”、“专心致志”等,以扩展对全神贯注和专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画画,每天放学后都会沈身于画纸前,画出自己喜欢的图案。2. 初中生:为了参加学校的数学竞赛,我每天晚上都会沈身于数学题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3. 高中生:我对音乐很感兴趣,每天都会沈身于钢琴练习,希望能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4. 大学生:为了准备考研,我整个寒假都沈身于图书馆,复习各个学科的知识。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 故事起源
- 沈身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后汉书·班彪传》中的一则故事。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年轻时曾经为了研究历史,沉迷于读书研究,连续三年都几乎没有离开过书斋。他一心一意地投入到历史研究中,沉浸于书海之中,因此被人们形容为“沈身”。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沈身”与全神贯注、专注投入的形象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例如,可以想象一个人沉浸在书海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到阅读中,以此来记忆“沈身”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成语“沈身”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其中“沈”为形容词,表示沉浸、投入;“身”为名词,表示个人身体。
- 详细解释
- 沈身是由“沈”和“身”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沈”表示沉浸、投入,指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某项事物中;“身”表示个人身体,代表人的全身心投入。沈身形容人在某种事物中投入极大,全神贯注地专心致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