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杜鹃借巢生子。《韵语阳秋》卷十六引 晋 张华 《博物志》:“杜鹃生子,寄之它巢,百鸟为饲之。” 唐 杜甫 《杜鹃行》:“寄巢生子不自啄,群鸟至今与哺雏。”
(2).比喻临时借宿。 宋 陆游 《野兴》诗:“饥时每就猿分果,宿处时从鹤寄巢。”
- 基本含义
- 比喻依附于别人,寄人篱下。
- 详细解释
- 寄巢是一个比喻性的成语,寄巢的字面意思是“寄居在别人的巢里”。它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依附于别人,依靠别人生活的情况。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没有自己独立能力的人,依赖别人生活或工作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寄巢这个成语常常用来批评那些依赖他人而没有自食其力的人。它可以用于各种场合,比如在教育、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例如,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依赖家人供养而不努力工作的人,也可以用来描述那些依赖他人关系而不努力学习的学生。
- 故事起源
- 寄巢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寄巢鸦》。故事中,一只鸟寻找巢穴,但找不到适合的地方。最后,它找到了一只乌鸦的巢,便寄居在那里。然而,乌鸦并不喜欢这只鸟,它咬破了这只鸟的喉咙,将它赶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依附于别人并不可靠,自立自强才是最重要的。
- 词语结构
- 寄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寄”表示寄居、依附,而“巢”表示鸟类的巢穴。
- 例句
- 1. 他一直寄巢在朋友家里,从来没有自己独立生活过。2. 不要总是寄巢在他人身上,要学会独立自主。
- 记忆技巧
- 记忆寄巢这个成语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寄”字和“巢”字进行连线,形成一个鸟巢的图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2. 将寄巢与依附、依赖等词语进行联想,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成语寄巢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寓言故事,如“寄人篱下”、“独立自主”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总是寄巢在父母身上,不会自己做事。2. 初中生:她不愿意寄巢在别人身上,努力学习,争取自己的未来。3. 高中生:他不愿意寄巢在家人身上,努力打工,自己支付学费。4. 大学生:我们要学会独立,不要寄巢在父母的资助上。希望以上的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成语“寄巢”。如果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