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谓用尽无馀。《三国志·蜀志·姜维传》:“官给费用,随手消尽。”
(2).完全消除,完全消失。 宋 苏辙 《论吏额不便二事札子》:“如此施行,不过十年,自当消尽。”《儿女英雄传》第十九回:“听了这话,心里便暗暗的着实敬服这位先生,早把那盛气消尽。” 鲁迅 《彷徨·祝福》:“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
- 基本含义
- 完全消失;彻底消散
- 详细解释
- 消尽是一个描述事物完全消失、彻底消散的成语。它强调了事物的彻底消亡,不留任何痕迹或残余。这个成语是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消”和“尽”。其中,“消”表示消失、消散,而“尽”则表示完全、彻底。合在一起,形象地表达了某种事物或现象彻底消失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消尽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各种事物的消失。比如,可以用来形容烟雾、云雾、霞光等自然现象的消散;也可以用来形容疾病、痛苦、忧虑等负面情绪的消失;还可以用来形容某个困扰人的问题或难题的彻底解决。
- 故事起源
- 《史记·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项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在楚汉战争中与刘邦作战。在一次战斗中,他率领的楚军被刘邦的汉军击败,最终被困于垓下。面对绝境,项羽感到绝望,于是写下了一首《垓下歌》。其中有一句“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意思是凤凰飞走了,台上空空荡荡,江水自由流淌。这句诗意味着项羽的失败和绝望。后来,人们将“凤去台空江自流”这句诗中的“凤去台空”改为“消尽”,形成了现在的成语“消尽”。
- 词语结构
- 主语 + 消尽
- 例句
- 1. 战争结束后,敌人的抵抗力消尽了,我们终于取得了胜利。2. 经过努力,他成功地让自己的病痛消尽了,重新恢复了健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消尽”这个成语与一个物体完全消失的形象联系起来,比如想象一个烟雾逐渐消散直至消失不见的场景。通过形象联想,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消失、消散相关的成语,比如“消失无踪”、“消声匿迹”等。了解这些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的烦恼终于消尽了,他又可以开开心心地玩耍了。初中生:我们要努力学习,让自己的困惑和疑问消尽,变得更加聪明。高中生:考试结束后,学校里的紧张气氛消尽了,同学们都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