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视的词语解释
耳视的意思
拼音:ěr shì    注音:ㄦˇ ㄕㄧˋ
使用场景
耳视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们观察事物时的态度和方法。它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工作、学习、旅行等各种场景中,不仅关注细节,还注重全面的观察。例如,在工作中,我们不仅要看到表面现象,还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才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例句
1. 在旅行中,我们要耳视周围的环境,以便更好地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2. 在学习中,我们要耳视老师的讲解,同时用眼睛看书,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
基本含义
用耳朵听,用眼睛看。形容观察周围环境时,同时运用听觉和视觉。
基本解释

谓以耳代目。 宋 司马光 《迂书·官失》:“衣冠所以为容观也,称体斯美矣。世人捨其所称,闻人所尚而慕之,岂非以耳视者乎!”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考史三》:“ 宋 周朗 有櫝带寳笥著衣之论, 司马文正公 有耳视目食之説,皆足以儆世迷。”参见“ 耳视目听 ”。

延伸学习
除了耳视,还有许多与观察相关的成语,如“目不转睛”、“耳濡目染”等。可以进一步学习这些成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乐园的时候,耳视了周围的人们在玩什么游戏,然后决定去尝试一下。2. 初中生:老师在课堂上讲解时,我不仅用眼睛看黑板,还要耳视老师的讲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耳视同学们的复习方法,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备考。
故事起源
耳视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则故事。故事中,晋国的国君重耳被迫流亡他国,他在途中遇到了一个农民。农民告诉他,要想了解一个地方的情况,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重耳听了这个建议,后来成功地重回晋国,成为了晋国的君主。这个故事告诉人们,观察事物时要全面,不仅要依靠眼睛,还要运用听觉。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耳”和“视”两个字分别与“听”和“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如工作、学习、旅行等,来加深对这个成语的记忆。
词语结构
耳视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耳”和动词“视”组成。
详细解释
耳视是一个由“耳”和“视”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它指的是在观察事物时,不仅要用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这个成语强调了观察的全面性和细致性,意味着要用多种感官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0)
诗文中出现“耳视”的诗词

杂言

虐暑薰天,不减冰寒。涸阴凝地,讵累火燃。

无受天损易,无受人益难。

口嗅不如鼻,耳视不如目。

车毂虽三围,讵可长不足。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明有所弗睹,聪有所弗听。

验显微可包,示近远可度。

多难由多易,寡信由轻诺。一日二日,厥有万几。

忧之如舜,呜呼谁欺。

(0)

风寒济南道中兀坐肩舆不能开卷因即事戏作俳体六言解闷数之政得三十首当唤白家老婢读之耳·其一

有论已乖养性,无书自成绝交。

且从李耳视舌,不与陶潜斗腰。

(0)

遣兴

贾生赋鵩鸟,元公咏鸱鸮。

或见形起惑,或闻声厌嚣。

鵩鸮兮何知,飞翔自逍遥。

寤寐以永叹,忧疑谁所招。

古来磊落才,藉物抒牢骚。

有鸟名喜鹊,流音入绮寮。

闻者心生欣,比诸忘肉韶。

时维麦之秋,灵雨盼崇朝。

见彼出林鸠,将谓沃槁苗。

鸠鹊鸮与鵩,无心为祥妖。

锱铢计吉凶,堪怜混漆胶。

耳视而目□,谁欤悟芦交。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