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裂土分茅常用于形容争夺领土、分割利益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分散力量、削弱对手的策略。
- 例句
- 1. 这场争夺领土的战争,双方都在使用裂土分茅的策略。2. 在利益分配上,我们应该避免裂土分茅,而是追求共赢。
- 基本含义
- 指将土地分割成小块,每个人分到一块,有时也用来形容争夺领土的行为。
- 延伸学习
- 1.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的战争策略和领土争夺。2. 学习其他与权力和利益相关的成语,如“割席断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不要裂土分茅,应该和平共处。2. 初中生:历史上有很多裂土分茅的故事,它们都是为了争夺领土。3. 高中生:政治斗争中,裂土分茅是一种常见的策略,用来削弱对手的力量。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裂土分茅可以用来形容分割利益的行为。5. 成人:裂土分茅是一种不可持续的策略,应该追求合作与共赢。
- 故事起源
- 裂土分茅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史书《史记》,记载了晋国平津侯主父偃为了争夺领土而采取的策略。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用锄头将土地分割成小块,然后每个人都分到一块土地,这样就形成了裂土分茅的场景。
- 词语结构
- 裂土分茅由三个字组成,分别是“裂土”和“分茅”。
- 词语解释
- liè tǔ fēn máo ㄌㄧㄝ ˋ ㄊㄨˇ ㄈㄣ ㄇㄠˊ
裂土分茅
《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 孔颖达 疏:“王者封五色土以为社,若封建诸侯则各割其方色土与之,使归国立社……四方各依其方色皆以黄土覆之,其割土与之时。苴以白茅,用白茅裹土与之。”后因以“裂土分茅”谓帝王分封土地、建立诸侯。 宋 辛弃疾 《洞仙歌·赵晋臣和李能伯韵有裂土分茅之句》词:“况满屋、貂蝉未为荣,记裂土分茅、是公家世。”《痛史》第七回:“ 全太后 道:‘难得卿等一片忠诚,但愿天佑 宋 室,将来恢復江山,必当裂土分茅、以报今日。’”亦作“ 裂地分茅 ”。 宋 叶适 《任子》:“古者裂地分茅以报人臣之有功,使其子孙嗣之,所以酬祖宗,垂后裔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