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薄而洁白的丝绸。 唐 王勃 《七夕赋》:“停翠梭兮卷霜縠,引鸳杼兮割冰綃。” 宋 张孝祥 《雨中花慢》词:“认得兰皋琼珮,水馆冰綃。” 明 张凤翼 《红拂记·教婿觅封》:“泪染冰綃,愁浓緑蚁,为功名难免别离。” 郭沫若 《黄山之歌》:“冰綃点缀银绣球,清香来自野蔷薇。”
- 基本含义
- 形容纤细、轻柔、透明的样子,比喻文笔清丽、诗文华美。
- 详细解释
- 冰绡是一种薄如蝉翼、轻盈透明的织物,因其纤细、轻柔的特性,常用来形容文笔清丽、诗文华美。使用此成语时,通常形容文章或文字的质地、风格等。
- 使用场景
- 1. 形容诗文、文章的优美、华丽。2. 形容女子的美丽、柔美。3. 形容声音的悦耳、动听。
- 故事起源
- 成语“冰绡”最早出现在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冰绡不知人事冷,轻薄无知即成名。”这里的“冰绡”用来形容诗文的清丽华美。后来,这个比喻逐渐被人们广泛使用并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她的诗文如冰绡般清丽动人。2. 这篇文章的文字如冰绡般细腻。3. 她的笑声如冰绡般悦耳动听。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冰绡”这个词联想为冰雪中织成的细腻、透明的织物,再结合成语的含义,通过形象联想来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文学、艺术相关的成语,如“墨守成规”、“如胶似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她的书法字字都像冰绡一样美丽。2. 初中生:这首诗的词句如冰绡般清新脱俗。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文字流畅如冰绡,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