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蠹国害民常常用来形容那些为了追求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以及那些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的行为。这个成语可以用于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讨论中,用来批评那些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
- 例句
- 1. 这个官员为了自己的私利,不顾蠹国害民的后果,导致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 一些不良商人为了牟取暴利,不顾蠹国害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 基本含义
- 指某些人或事物以自私自利的行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国家利益”,“人民福祉”等,以加深对蠹国害民成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人只顾自己,不顾蠹国害民,我们要向他学习。2. 初中生:政府应该严厉打击蠹国害民的行为,保护人民的权益。3. 高中生:对于那些蠹国害民的政客,我们应该保持警惕,不让他们继续伤害国家和人民。
- 故事起源
- 《史记》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宰相田文,因为私心而不顾国家和人民的福祉,导致国家陷入困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个人私利的追求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对国家和人民造成伤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蛀虫”这个形象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蛀虫是一种能够侵蚀木材的害虫,而蠹国害民成语中的“蠹”字与蛀虫发音相似,形象地表达了以自私自利的行为危害国家和人民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蠹国害民是一个由三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结构简单明了。
- 词语解释
- dù guó hài mín ㄉㄨˋ ㄍㄨㄛˊ ㄏㄞˋ ㄇㄧㄣˊ
蠹国害民(蠹國害民)
危害国家和人民。《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阴司以儿父久居高位,不思行善,专一任性执拗,行青苗等新法,蠹国害民,怨气腾天。”《三国演义》第一一九回:“ 昭 ( 司马昭 )因 黄皓 蠹国害民,令武士押出市曹,凌迟处死。”《续资治通鉴·宋钦宗靖康元年》:“詔諭士民:‘自今庶事并遵用祖宗旧制,凡蠹国害民之事,一切寝罢。’”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四:“ 安中 ( 王安中 )疏请自今招延山林道术之事,当责所属保任……并言 京 ( 蔡京 )欺君僭上、蠹国害民数事,上悚然纳之。”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