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中,板鼓常用于形容演讲、辩论或文章等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表达方式。它可以用来赞美一个人的口才或文笔出色,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演讲或文章的效果很好,引起了广大听众或读者的共鸣。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如同板鼓一般,让人听后倍感振奋。2. 这篇文章行文如板鼓,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 基本含义
- 形容说话或文章声音洪亮有力。
- 基本解释
◎ 板鼓 bǎngǔ
[a small drum for marking time;Chinese musical instrument bangu for beating time] 一面蒙有牛皮、发音响脆的打击乐器,用于乐队指挥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演讲、口才和写作相关的成语,如“辞章句曲”、“文韬武略”等,可以进一步丰富你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讲解声音洪亮有力,就像板鼓一样,让我们都听得很认真。2. 初中生:他的演讲真是板鼓之音,让我们充满了信心和动力。3. 高中生:这篇文章的语言表达如同板鼓一般有力,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
- 故事起源
- 关于板鼓成语的起源,有一种说法是源于《史记·天官书》中的一个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鼓板的官员,他在朝廷上发表演讲时,声音洪亮有力,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和赞赏。后来,人们就用“板鼓”来形容具有激情和力量的演讲或文章。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板鼓”与洪亮有力的声音联系在一起,想象一个人在敲击着木板鼓,发出震撼人心的声音。这样的形象可以帮助记忆板鼓的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板鼓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单字组成。
- 详细解释
打击乐器的一种。一面蒙牛皮,鼓框用厚而坚硬的木板合成,愈接近鼓面处愈厚,内膛呈喇叭形,上口直径约一寸。演奏时,用双签敲击鼓心或边心,发音清朗。是戏曲及民间吹打乐中的指挥乐器。《老残游记》第二回:“看那戏臺上,祇摆了一张半桌,桌子上放了一面板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