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登名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才能、能力或者成就被公认和承认,也可以用于强调某个人被正式任命或被授予某种荣誉。
- 例句
- 1. 他的成绩优秀,被学校登名为优秀学生。2. 这位科学家的研究被国际学术界登名为重要突破。
- 基本含义
- 指被列举或记载在名册上,表示被公认或被承认。
- 基本解释
(1).上闻。具名上奏。《史记·周本纪》:“维天建 殷 ,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以至今。” 唐 韩愈 《燕河南府秀才》诗:“功曹上言公,是月当登名。”
(2).犹扬名。 唐 韩愈 《复志赋》:“岂不登名於一科兮,曾不补其遗餘。” 宋 周必大 《米芾马赋》:“ 元章 词笔俊拔,略无滞碍。使能约以法度,博以学问,则生当独步翰墨之场,没且登名文章之録,其成就岂止此而已。”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官员管理制度相关的成语,如“任人唯贤”、“品级显贵”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小明在学校登名成为了班级的优秀学生。初中生:我希望能够在英语比赛中登名为冠军。高中生:他的音乐才华被学校登名为学校乐团的首席。大学生:他的论文被学术期刊登名为重要研究成果。成人:我希望能够在职场上登名为优秀的管理者。
- 故事起源
- 登名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官员管理制度。在古代,官员会将合格的人员的名字登记在册中,以示承认和记录。因此,登名成为了表示被公认和承认的一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登”的发音联想为“等”,将“名”的发音联想为“明”,从而记忆这个成语的意义。登名就是等待承认和被公认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登名是指将名字列入名册或记录中,表示被公认或被承认。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官员管理人员的工作,他们会将合格的人员的名字登记在册中,以示承认和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