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何罪,有什么罪。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牵牛织女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清 方授 《夜悲歌》之一:“天乎我何辜?双亲离别久。” 毛泽东 《向国民党的十点要求》:“青年何辜,遭此荼毒?”
- 基本含义
- 表示无辜受冤,冤屈无处申诉。
- 详细解释
- 何辜是一个四字成语,由“何”和“辜”两个字组成。何,指疑问代词,表示疑问、质问的意思;辜,指冤屈、冤枉。何辜一词形象地表达了受到冤屈而无法申诉的悲愤之情。
- 使用场景
- 何辜常用于表达自己受到冤屈、委屈时的无奈和愤慨之情。可以用于描述个人受到不公正对待、被冤枉的情况,也可用于形容民众受到不公平待遇、无法伸张正义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汉书·董仲舒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汉代著名思想家董仲舒曾经遭受到冤屈。当时有人诬陷董仲舒参与了一次叛乱,董仲舒无法申辩,只能无奈地说:“何辜?”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了成语“何辜”。
- 词语结构
- 何辜是一个四字成语,采用AABB的押韵结构。
- 例句
- 1. 他被无辜指控,并遭受了长时间的监禁,他不禁问道:“我何辜?”2. 在这个不公正的社会里,很多人都感到自己受到了何辜。
- 记忆技巧
- 可以使用联想记忆法来记忆何辜这个成语。可以将“何”字联想为一个人在思考的样子,而“辜”字联想为一个人冤屈的样子,通过联想,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冤屈、不公正相关的成语,如“冤枉了”,“冤案”,“委屈”,以加深对这一主题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冤枉我了,我何辜呀!2. 初中生:为什么老师总是冤枉我,我真的没有做错,我何辜?3. 高中生:面对不公正的待遇,我感到无奈和愤慨,我何辜呢?4. 大学生:在这个充满竞争和不公平的社会里,很多人都受到了冤屈,他们都在问:“我何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