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修禊的词语解释
修禊的意思
拼音:xiū xì    注音:ㄒㄧㄨ ㄒㄧˋ
使用场景
修禊一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经很少使用,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和古代典籍中。可以在研究古代宗教和祭祀仪式的文献中找到相关的描述和使用。
例句
1. 古代帝王会定期举行修禊仪式,以祈求国家的安宁和繁荣。2. 修禊仪式中,人们会进行洗浴和祭祀的活动。
基本含义
修禊指的是古代帝王或贵族进行的一种祭祀仪式,目的是为了祈求国家的安宁和风调雨顺。
基本解释

古代民俗于农历三月上旬的巳日( 三国 魏 以后始固定为三月初三)到水边嬉戏,以祓除不祥,称为修禊。《世说新语·企羡》“ 王右军 得人以《兰亭集序》方《金谷诗序》” 刘孝标 注引 晋 王羲之 《临河叙》曰:“ 永和 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 会稽 山阴 之 兰亭 ,修禊事也。” 宋 张耒 《和周廉彦》诗:“修禊 洛 滨期一醉,天津春浪緑浮堤。”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三月三日是古人修禊节,也便是我们绝好的野餐时期。流觞曲水,不但仿古人余韵,而且有趣。”按古人临水修禊不只行于春季三月,亦有行于秋季七月者,然以春禊为常。参阅《宋书·礼志二》。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古代宗教和祭祀仪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修禊的相关内容,包括其他古代祭祀仪式和宗教活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学校举行了一次修禊仪式,祈求学业顺利。2. 初中生:古代帝王会进行修禊仪式,以祈求国家的安宁和繁荣。3. 高中生:修禊是古代一种重要的祭祀仪式,通过洗浴和祭祀来净化心灵和祈求神灵的保佑。4. 大学生:虽然现代社会很少有修禊的仪式,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中了解到古代人们的宗教和祭祀信仰。
故事起源
修禊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尚书·洪范》中,其中记载了周朝的一些祭祀仪式。修禊作为一种祭祀活动,在古代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帝王和贵族会定期举行修禊仪式,以祈求国家的繁荣和和谐。修禊仪式包括了洗浴和祭祀,被认为是一种净化心灵和祛除厄运的方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记忆修禊这个词语:1. 将“修”和“禊”分开记忆,将“修”与修行、修正联系在一起,将“禊”与祭祀、洗浴联系在一起。2. 想象古代帝王或贵族在修禊仪式中洗浴祭祀的场景,形象化记忆。
词语结构
修禊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修”为动词,意为修行、修正;“禊”为名词,表示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
详细解释
修禊源自古代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动,是一种重要的宗教仪式。在古代中国,帝王或贵族会定期举行修禊仪式,以祈求国家的繁荣和和谐。修禊一词中的“修”意为修行、修正,而“禊”则是古代祭祀的一种形式,包括洗浴和祭祀。通过修禊仪式,人们相信可以净化心灵、祛除厄运、祈求神灵的保佑。
(0)
诗文中出现“修禊”的诗词

鹧鸪天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近,卖饧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也皱眉。

(0)

满江红.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0)

清明·其二

小院春阴满槛花,淡红微绿自芳华。

檐前落日蜂儿聚,帘外东风燕子斜。

修禊人寻诗事业,清明天与醉生涯。

一樽莫负流觞意,梦到兰亭兴亦嘉。

(0)

竹香子.癸未海滨修禊图,前余已三次题咏,今又布景添画童子三人于中,尤觉光彩夺目。爰再填小词二阕以赠画师郑君慕康,并博诸老一笑·其一

上巳风光无数。杨柳丝丝如舞。

偶然修禊仿兰亭,未必人非古。

三绝画名家,一曲吟梁父。

诗情不似永和年,各有奇怀吐。

(0)

题兰亭

永和遗迹岂销沉,载酒兰亭恰赏心。

岩壑一时劳应接,壶觞异代感登临。

笼鹅池在迷春草,巢燕堂空见竹林。

若集群贤修禊事,还凭彩笔勒山阴。

(0)

暮春

春期行晼晚,春意剩芳菲。

曲水应修禊,披香未试衣。

雨花红半堕,烟树碧相依。

怅望梦中地,王孙底不归。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归有光 陈赓 党怀英 杨炯 李壁 戎昱 张载 潘岳 薛逢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