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在欢乐、喜悦、激动等情绪下,人们失去理智、举止失常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情况下举止不当,失去应有的自制能力。
- 例句
- 1. 他在演唱会上的表演非常精彩,观众们都忘形了,尖叫声不绝于耳。2. 小明考试取得了满分,他高兴得忘了自己的名字,忘形地跳了起来。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因为兴奋或激动而失去理智、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
- 基本解释
[释义]
(1) (形)因为得意或高兴而忘掉应有的礼貌和应持的态度。
(2) (形)旧指朋友非常亲密;毫无拘束。
[构成]
动宾式:忘|形
[例句]
他忘形地笑起来。(作状语)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忘形”相关的成语,如“兴高采烈”、“失态”等,以扩展对情绪表达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游乐园里玩得太高兴了,都忘形了,把玩具都弄丢了。2. 初中生:当老师告诉我们考试成绩时,全班同学都忘形了,兴奋地互相庆祝。3. 高中生:在比赛中,队员们打出了出色的表现,观众们也忘形地为他们加油助威。4. 大学生:在演唱会上,歌手的精彩演唱让全场观众都忘形了,尖叫声不断。希望以上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忘形”这个成语。
- 故事起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记载了一个故事,说的是汉朝时期,司马相如以才华出众而被当时的皇帝宠幸。有一次,司马相如在宫廷中表演琴技,由于琴声悠扬动听,他自己也被琴曲所感动,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完全沉浸在音乐之中,忘记了自己的行为举止。这个故事中的情景就是“忘形”的典型表现,因此成为了这个成语的起源。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忘形”与兴奋、失去理智的情绪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形象的场景,如想象一个人在兴奋得脸红心跳、手舞足蹈的状态,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忘形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忘”是动词,“形”是名词。两个字的结合表示一个整体的意思。
- 详细解释
- 当人们遇到非常喜欢的事物或者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时,往往会因为激动而忘记自己的行为举止,甚至失去理智。这种情况下,人们就会用“忘形”来形容这种状态。
- 近义词
失态、失色